初二这间就这么过了。
初三,邮局已经正式上班,一行人去邮局排队打电话。
虽然年前已经提前打电话回去拜年,但是年后还是要再打一次才行。
别说,排队的人还真不少,有些是没有回家过年的,还有一些是家里孩子在外地工作回不来的。
轮到温宁她们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上午十点,几人先给温家这边打了电话,说半个小时候后再打回去,然后给周家打电话,幸好周家有座机,虽然转机花了点时间,不过顺利通了电话。
平时一贯节约的周老爷子,霸着电话不放手,跟曾孙女有说不完的话,聊了十多分钟才想起来电话费贵,这才依依不舍地把电话给了儿子和儿媳妇儿。
再挂上电话的时候,给温家复电话的时间也到了,葛红英激动极了,跟几个儿女轮流说了不少话,然后又跟周立勋和妞妞聊了好一会儿才挂电话。
温红军,“……”他都还没讲呢,怎么就挂上了。
葛红英,“长途电话多贵啊,给孩子们节约点钱,再说了,刚才我说话的时候不知道谁跟只苍蝇一样在我耳边嗡嗡嗡,我看你说的不比我少。”
温红军摸了摸鼻子,好像是这样子没错,但是这也怪不得他,谁然让他好久没见着几个孩子了。
到了初四,温宁带着家人到欧阳家拜年,这是跟欧阳家约好的。
欧阳茉莉说他们家每年初一初二来拜年的人络绎不绝,让温宁他们初四上门拜年。
到了欧阳家,温宁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欧阳爸爸,欧阳爸爸看着有些严肃,身上带着身居高位者的气势。
欧阳妈妈温柔大方,欧阳爸爸沉着严肃,看着非常般配。
温宁只知道欧阳爸爸身居高位,但是从来没有跟欧阳茉莉打听过。
欧阳爸爸主管经济开发这一块儿,兴罡建筑公司他们拿下了政府出售的地皮,而且顺利将房子都卖了出去,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政绩以及启发。
至于为何对温宁这个名字如此熟悉,是因为贺凡去跟他们谈判买地皮这件事儿时提出的几点意见。
无论是买地赠送户口,还是地皮和房子分期付款等等,这些给他们的启发很大,让他们对今后的工作有了一个新的方向和想法。
“温宁同学久仰大名,果然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温宁诚惶诚恐,“欧阳伯伯过奖了,我们只是误打误撞,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也不可能如此顺利。”
温宁听贺凡说起过,他提的那些意见刚开始差点被人赶了出来,后来还是一位主管经济的复姓领导发话,说要与时俱进懂得创新勇于尝试新事物,所以这事儿才成了。
听了欧阳茉莉的介绍,温宁哪里还不知道这位复姓领导就是欧阳爸爸。
欧阳妈妈嗔了丈夫一眼,“大过年的,让孩子们松快松快,别整天开口闭口都是工作。”
丈夫就是个工作狂,平时周末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回家逮着孩子也是说教说工作,搞得儿子和儿媳妇儿每次过来都有些提心吊胆。
欧阳爸爸笑了笑,不再继续刚才的话题,而是跟温宁她们聊起了学校的事儿。得知温宁不仅修双学位而且成绩还非常不错之后他看向女儿。
欧阳茉莉举起双手,“爸,我知道了,我一直向小宁姐看齐,您看我上学期期末成绩是不是还可以?”
欧阳爸爸对于女儿还是很宠溺的,想到女儿上了大学后的表现便不再多说什么。
又转过来跟周立勋、温洋和温馨聊了一些军校和体院的事儿,得知温馨下半年将有机会参加亚锦赛又是一番鼓励,让她不要有心理压力。
从欧阳家出来,几人对视一眼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