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国家现在是越来越好了,也不禁止人做小生意了,很多乡下人一早进城卖青菜,青菜水灵灵的两分钱一大把,比副食店那些蔫头巴脑的好多了。
昨天她去晚了一步,差点没抢到,今天可得去早点。
肖楷别看平时霸道且大大咧咧,不过跟妞妞在一起却难得地体贴,知道妞妞人小腿短,走路的时候特别照顾妞妞,迁就着妞妞。
两个小家伙在前面手拉手,温宁和周立勋在后面并肩跟着,这一刻竟然升起岁月静好的感觉。
节奏比在学校的时候放慢了一百倍,在学校,大家并没有因为考上复大这所全国前十的好大学而沾沾自喜,正相反,大家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
每个人都跟海绵一样,连绵不断地汲取着知识。发下来的书本,一个月就被他们预习完了,除了教室,图书馆和阅览室是他们最常待的地方。
有的人中午甚至不回宿舍休息,图书馆中午关门他们就捧着书在校园里任意一个地方看。
晚上也只有熄灯前一个小时才匆匆往宿舍赶,像她们207,五个人还分好了时间段,熄灯前一个小时开始第一个人回去,然后每隔十五分钟回去一个,这样能有效避免大家扎堆洗漱。
当然这个回去的顺序是抽签抽出来的,刚好一个星期一轮,轮完一轮就调整顺序,排第一的变成最后一个,排第二的变成第一个以此类推。
温宁对她们这股子爱学习、深钻研的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她带着孩子走读节奏比舍友们的要慢上不少。
“妞妞上学的事儿解决了,接下来开始着手另一件事儿了。”
第322章 温咸鱼的毕生追求
温宁说的另一件事儿就是买房子,这可是一本万利的好事儿啊,想想就想流口水。
只要能在沪市买个房子,哪怕是个老破小,哪怕只是个二十来平的蜗居,过个几十年也能凭着这个房子成富豪,成功跨越阶级,这不就是她这个咸鱼的毕生追求么。
不过房子不是想买就能买的,虽然现在允许房屋买卖,但是因为处于计划经济时代,房屋通常是单位的福利分房,极少有买卖情况。
虽说现在也有少量的平房小院存在私有,但是在这个家家户户生四五个、五六个孩子时代,住房极度紧缺紧缺,自已都不够住更别说卖了。
沪市又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这里人口众多,住房资源极其紧张,想买房子就更不容易。
周立勋捏了捏她的手,“我已经托人打听了,还有好几年时间,咱们慢慢来,不着急。”
他知道温宁存了要在沪市安家落户的心思,在这里有个属于自已的房子,能把户口落在这里,对妞妞以后生活和上学都比较方便。
不过妞妞现在才两岁多,六七岁才上小学,他们还有三四年的时间。
周立勋已经让学校的同事帮忙留意,军校的教官很多都是本地人,就算不是本地人,在这里安家落户了这么长时间人脉都还是有的。
不仅如此,周立勋还拜托贺凡帮忙,刚到学校报到,周立勋便去贺家拜访了贺老爷子。
贺家在沪市是排的上号的人家,贺凡作为贺老爷子的亲孙子,地位在家族里不可小觑,资源和人脉样样不缺。
得知周立勋来沪市,贺凡一蹦三尺高,见天地找周立勋,听周立勋说想在沪市买房子,他当即拍着胸脯打包票说包在他身上。
就算没有贺师长这一层关系,凭着温宁和周立勋给贺老爷子请来了国医圣手,将贺老爷子从鬼门关拉回来这个恩情,他们贺家也要记一辈子。
如果不是周立勋不愿意,贺凡都想把自家的一个房子送给周立勋。
温宁点头,对,一切随缘。
她也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