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同学们一会儿能遵守考场纪律,如果被我们发现有谁不遵守考场纪律的话,就别怪我们不留情面。”
是的,现在的高考是要进行政审的,只有政审过关才能参加预考,而只有预考分数达标的才能参加高考。
现在能坐在教室里参加高考的人可以说已经先进行了一番过五关斩六将的厮杀。
谁也不想在最后关头出意外,所以大家都非常谨慎,一个个目不斜视地端坐着。
说完之后,监考老师便点了第二、三组的第一桌两位考生上去看牛皮纸袋子的密封性,然后当着所有人的面用生锈的剪刀将袋子剪开。
不一会儿试卷就下发到所有人手中,温宁是第一次接触这个时代的高考试卷,她拿到试卷先扫视一遍,语文只有三道题。
现在的高考试卷跟后世的完全不一样,后世的试卷里,作文永远都是最后一题,可是这份试卷里作文竟然是第一题。
第二题是词语解释,第三题则是给一段文言文加上标点符号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这个时候的试卷都是一百分制,作文题竟然占了六十分,词语解释十分,共五个词语,最后一道文言文占三十分。
温宁深呼吸平复了紧张的气息,语文是她的长项,她先把第二和第三道题做了,最后才开始动笔写作文。
这是她的做题习惯,先易后难,先做耗时短的再做耗时长的,文科是她的长处。
作文对于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她而言没有什么难度,她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好几年了,早就把又红又专的那一套运用得滚瓜烂熟。
温宁的语文试卷做得比德芙还丝滑,做完试卷又从头检查了一遍,时间还有差不多一个小时,这里高考是可以提前交卷的,不过为了不干扰大家的心绪她没打算提前交卷。
温宁将卷子反扣在桌面上然后百无聊赖地看着教室里的人在埋头做卷子。
也许是因为这里属于城市,一个是教育水平还可以,另一个是经过了预考,所以没有出现外公和外婆嘴里说的“有些人去高考纯属于碰运气,什么也不会的也跑去参加高考了,进了考场就开始抓腮挠耳。”
除了少部分应届考生,很多人都是毕业出社会工作了很多年了,大家在学校学过的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虽然争分夺秒地复习了两个多月,但是知识储备量肯定有限。
国家虽然想选拔人才,但也不会好高骛远出的卷子非常难,出题人多少也结合了这个时代的特点,出的题目在温宁看来一点也不难,对其他人来说可能会有难度,但也不至于抓耳挠腮什么都不会。
杜宇做题速度也不慢,虽然没有像温宁那样提前一个小时写完,但是也提前了半个小时做完试卷,做完卷子之后他反复检查了三遍。
看着老神在在的温宁,本来不紧张的心又提了起来,埋头又检查了一遍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