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宁认真道,“我当时在旁边的矮树丛里歇息,你走没多久,沈工就来了。”

接着温宁便把周立安和王工的对话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一字不漏地告诉郑明月。

温宁更加理直气壮,“强扭的瓜不甜,一味地纠缠只会让周工逆反心理更甚,让他打从心底瞧不起你,这样就算他迫于家里的压力跟你结婚,你们的日子大概率不会幸福。

再加上周工对女同志万般不尊重的态度,所以我才想着要好好教训他,让他知道社会险恶,知道女同志是要用来尊重的。”

郑明月哈哈大笑,“我就说周立安不可能自掘坟墓,没想到竟然是你,做得好!”

郑明月无比庆幸她清醒了过来,以前她犹如被鬼迷了心窍 ,别人说什么都不听,满心满眼都是周立安。

明知周立安讨厌她,却依旧不顾身份、不惜脸面地一味纠缠。

若不是温宁这神来一笔令她清醒,她不敢想象自已以后会为了得到周立安做出多少偏激的事。

温宁悄悄松了口气,看了郑明月一眼,再次确认,“你不生气了?我骗了你。”

郑明月哼了一声,“生气,但也要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到现在依旧执迷不悟,继续下去可能会迷失自我。

还有如果不是你坑了周立安一把,我也当不了这个质检员,而是要听从父母的安排去报社实习。”

郑明月的爸妈觉得女孩子就应该斯斯文文的,若不是现在大环境不好,她爸妈得押着她当老师。

现在这种大环境下做老师不安全,便在龙城的某个报社给她安排好了实习岗位。

郑明月不愿意,她这辈子最讨厌跟文字打交道,可惜她爸妈虽然宠爱她,但是事关她的前程两人说什么也不松口。

这不,正巧出了周立安的事,郑明月回家添油加醋跟她爸妈打小报告,为了不去报社实习,甚至装出一副深受打击的样子。

刚好三车间的质检员的丈夫前阵子调到外地,而且已经在那里安排妥当了,质检员要带着孩子去跟丈夫一起生活。

而周伯伯和季阿姨觉得周立安做得不地道,深感内疚,便经了几道手把工作买下来,送给她。

她爸妈知道她不喜欢报社的工作,也担心她突然想不开会做出对自已不好的事,便不再反对,她也算因祸得福了。

温宁酸了。

当你还在为了生存绞尽脑汁,别人的生活却有滋有味。

……

吃了晚饭,温宁回到房间开始作画,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车间工人们大搞生产的场景便跃然纸上,每个人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

画好之后,温宁拿起来端详一下,略作修改便小心地放好,接下来她要开始写文章了。

文章内容跟图画是相互呼应的,题目她都起好了,就叫《从车间看华国》,采用以小见大手法。

通过自身经历描绘出车间一天的工作情况,着重描写前辈们对她这个新人的指点,以及大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搞生产。

通过车间所有工人心情澎湃搞生产映射出华国正在稳扎稳打搞生产以及所有工人正同心同德搞生产,华国的工业正在快速发展这一现象。

因为是以机械厂新员工的身份写机械厂的事,所以温宁使了点“小心机”用了机械厂的信纸。

信纸是她下班前跟严主任要来的,严主任也没多问,便给了她几张。

信纸顶部还印着“龙城机械厂”几个红彤彤的大字。

她这次没有托大,选择了龙城的工人报,作为龙城三大工厂之一的机械厂的投稿,报社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吧,至少同等质量下应该有优先选择权,嘿嘿嘿。

龙城报社就在龙城,这次温宁只买了一张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