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老婆子等人今年的态度也跟往年大不相同,胡丽丽跟他们说了温宁能给温江找工作也能把温江的工作搞黄,说不定温江能不能转正还得看温宁。

所以老两口破天荒地乐呵呵地将温宁一家迎了进去,并且殷勤地将大家送的东西拿进屋子里。

温江也发了年礼,虽然他只是个临时工但是也得了一斤猪肉和一块瑕疵布和一条毛巾。

在温江的监督下,今年的年夜饭格外地丰盛,有鱼有虾、有猪肉,上次温老婆子死命保下来的老母鸡也上了餐桌。

晚上温宁等一干女眷就在那间亮堂堂的大房间里休息,温红军三人则跟温江和温河他们凑合着。

因为新媳妇初二要回娘家,所以温红军他们只在三沟子村待了一晚上,大年初一早上先到葛老太一家拜年,然后又跟村里的亲戚和相熟的人家拜了年就要回龙城。

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坡头大队今年分猪肉和分鱼竟然还有他们的份,那些东西就在温建军家里。

第115章 拜年

温建军过来让他们把东西带回去的时候,温老头两口脸色黑如锅底。

温宁等人在一旁差点笑场,谢过温建军和坡头大队的所有人便带着分到的鱼和肉匆匆回龙城。

葛红军感慨,“这都是沾了宁宁的光啊。”

吃肉是大家的执念,特别是一年到头吃肉次数一个巴掌都能数得清的社员们,敢动他们的肉那是要结仇的。

现在大家竟然舍得让户口都迁到城里的他们一家分一份鱼和猪肉。

在乡下,无论哪个生产队都会赶在年前分塘抓鱼和杀猪分肉让社员们过个好年。

坡头大队有水塘,不过水塘主要用于储水,里面的鱼不多个头还不大,不像湖里的又大又肥美。

所以每年过年都会让有经验的老把式乘着木船到湖里下几网,抓了鱼就人头和工分分给大家。

像温红军一家户口都在城里的吃着商品粮的人是没资格分的,不过温宁今年给大队和三沟子村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

坡头大队全票通过给温宁一家也算一份,温宁家分到一刀约三斤重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和三条肥美的大鱼,每条都有七八斤。

再加上大家送给他们的青菜、腌咸菜和酸菜,一家七口人没有一个是闲着的。

在老木匠那里花了三毛钱买了个大木桶把鱼都给装上,温倔头赶着牛车把他们送到公社。

温红军有些不好意思,“三叔,大过年的,连累你也没法过年,实在是不好意思。”

温倔头摇头,“说的是什么话,少个把两个钟这个年还能溜走不成,倒是你们累得够呛。”

他家小孙子去给温红军一家拜年没一会就捂着口袋往家里跑,两只口袋鼓鼓囊囊的,说是温宁姑姑给的糖和饼干。

今年他们大队的副业发展起来了,还能换回不少布,现在队里的年轻后生都不愁找媳妇儿了。

这些都是温宁的功劳,大家都记着呢,别说是把人送到公社,就是连夜送回龙城他也没二话。

温宁,“三叔公,咱们队的小学建好了吗?明年能招多少学生?”

坡头大队地处偏僻而且粮食产量低,一直没有自已的小学,孩子们去上学每天来回都要花几个小时。

今年副业发展起来后温建军频繁跑公社和县教育局提交了在队里建小学的申请。

温倔头一甩牛鞭,“建好了、建好了,队里要送孩子上学的还不少呢。”

温倔头没说的是因为温宁有大出息,所以队里好些人家都重视起家中的女孩,重男轻女的风气扼杀掉不少,很多人家都说要把家里女娃娃送去念书。

一路说说笑笑时间过得飞快,感觉没多久就到公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