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建军是陪着儿子一起上龙城的,今天刚好是给供销社送货的时间,送完货还要去火柴厂领活儿。
温建军是个敢想敢干的人,葛老太把咸鱼做好之后他就带给郑主任尝鲜,于是供销社的副食品就多了一个咸鱼。
郑主任给坡头大队的价格是两毛钱一斤包运费,供销社往外卖是两毛五一斤,生意还不错。
葛老太现在也不用上工了,天天在家做咸鱼,因为没太阳,经过多方尝试她在院子里弄了个长条泥炉(看着有点像二十一世纪的烤箱),做出来的咸鱼味道也非常不错。
这次上来温建军带了不少咸鱼和榄角,榄角是最后一批了,下一批只能等明年八月份了。
此外他还带了一只宰杀好的老母鸡,两条鳊鱼,鳊鱼刺少肉多,只有十几条明显的鱼刺,非常适合做红烧。
温建军左手老母鸡右手鳊鱼,“崇山他娘早上刚杀的老母鸡,现在天冷炖汤喝正正好。”
葛红英接了过来,“行,你们几个今天别去别处吃,就留在家里吃饭,我这就把老母鸡给炖上。
不过只此一次下不为例,以后可不能这么见外了,再拿这么多东西上门我可不敢让你们进门了。”
她知道这只鸡不接温建军肯定不同意,没见毛都拔干净了么。
温江拿着一只兔子,这是他在山上挖陷阱抓到的,他在山上弄了两个陷阱,陷阱里插了不少削尖了的竹子,时不时能逮到些猎物。
葛红英,“午饭都吃了没?锅里还有点饭,你们都吃点,吃饱了再去忙自已的事儿,整顿好了就回来吃晚饭。”
锅里的饭是葛红英想着温崇山和温江今天要来特地多做的。
温建军摇头,“我们带着干粮呢,路上就吃饱了。”
工作没落实好,他也没心思吃这个饭。葛红英知道他们的心思也没强求,让他们把事儿办完了就回来。
上班时间也差不多了,温红军干脆顺道儿带着温崇山父子俩到人事科把手续办了。
温江则是自已去第三棉纺厂,昨天他就将路记熟了,要不怎么说城里好呢,去哪儿都不用腿着去,出门就有公交车。
要是放在平时,这点路温江抬腿就能走到,不过今天不一样,他想快点到第三棉纺厂把手续办好,所以破天荒地花了两分钱搭了公交车。
温江拿着温建军开的证明到人事科很快就办好了手续,然后提着行李来到堆积瑕疵品的仓库。
瑕疵品仓库的正式工没敢看轻他,待他把行李规整好,就带他到开水房、食堂、厕所等地方转悠了一圈,然后回仓库熟悉了工作流程。
温江眼里有活儿,把地儿都认好之后就上手跟人一起把布料按种类和颜色归类放好,一批一批的布匹还是很有分量的,搬运也是个力气活儿,温江最不缺地就是力气。
温崇山那边手续就更顺利了,办完手续也提着行李到宿舍,他的宿舍是一个六人间,温建军跟着到宿舍转悠了一圈就走了。
……
还没到家,温宁就闻到了浓浓的香味儿,蘑菇炖老母鸡汤、红烧鳊鱼、好像还有土豆炖兔肉,今天又有口福了。
推开门桌子上摆得满满当当的,温宁吸了吸鼻子,“建军叔、崇山哥、江哥,今天沾了你们的光,吃得比过年都丰盛啊。”
温建军端着碗筷从厨房出来,“宁宁回来了,快快快,准备开饭了,沾你家的光我今天又吃上大白米饭了。”
大家哈哈大笑起来,好吧,大家都是客气人,干脆也都不客套了,甩开膀子开吃。
叮嘱了温崇山几句,温建军乘着月色打着手电赶牛车回家。
温红军拦着他,“天冷地冻的你待一晚,明早再回去。”
温建军用鞭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