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红英不好意思道,“这怎么好意思,这么贵重的东西你拿回去留着给家里用,他小小年纪用这么好的东西浪费了。”

军用水壶和军装一样是无数青少年最渴望拥有的,只要能拥有其中一样做梦都能笑醒,而且会成为所有人追捧的对象。

周立勋,“没事,家里还有,这个是多出来的给小洋用正好,只要有用就不叫浪费。”

温宁对温红军道,“爸,你明天抽空去问一下徐副厂长保卫科空缺的事呗。”

温红军一脸严肃地点头,“行,我明天去探一下徐副厂长的话。”

葛红英做菜得了葛老太的真传,甜酸猪耳朵脆脆的、酸酸甜甜的还带着一股陈年梅子的咸香味道,开胃又好吃。

一锅白米饭连锅底都没放过,刮得一干二净。

饭后,葛红英让温宁送周立勋出去,给两人制造独处的机会,十二月底天气已经很冷,尽管穿着棉衣冷风飕飕的从脖子往里钻,周立勋让温宁赶紧回家。

温宁不同意,坚持把他送到大门口那儿,把早上得到的“劳动最光荣”搪瓷杯给了他一个。

“诺,拿着,咱们荣誉共享。”

周立勋接过搪瓷杯,“好,我们以后荣辱与共,不分彼此,以后我想你了就看看它。”

温宁有些脸红,这个家伙什么事儿都能往情情爱爱上扯,温宁这个二十一世纪来的俗女有时候都跟不上他的车速。

看着周立勋骑车走了温宁才搓着手回家,回到家,温宁就迫不及待地看早上公安局副局长给她的篮子。

除了两个“劳动最光荣”的搪瓷杯两个,还有一个先进个人的奖章以及两张肉票,一张两斤的,一张三斤的,还有五尺红布和五张大团结。

温宁把肉票拿给葛红英,“妈,这个你收着,快过年了,到时候咱们多割点肉吃,过个肥年。”

该领盒饭的都去领盒饭了,温宁又把主意打到了翻译身上,她抽空到书店和图书馆找翻译的活儿,没想到还真让她找着了,虽然活儿不多,但是翻译费高啊,这不就是人人向往的活少工资高的活吗?

转眼间来到了8503年的1月份,二月份《儿童时代》专栏的稿子温宁已准备好并寄到沪市杂志社。

《儿童时代》专栏在8502年十二月份正式刊登使用,温宁的稿子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第一期发行之后杂志的销售量增加了百分之二十,等第二期发行之后杂志的销量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狠狠地带动了杂志的销量,李主编差点笑掉大牙。

当然这些温宁都看不到,都是和时美兰通电话的时候时美兰告诉她的。时美兰还说很多人给温宁写信,因为不知道温宁的地址,所以都寄到杂志社去了,问温宁要不要给她寄过来。

温宁点头,她有些好奇别人给她写了什么。

这不她刚从邮局出来,手里拿着一沓厚厚的用牛皮纸包着的东西,回到家拆开看是六本杂志和几十封信。

杂志是含有《儿童时代》专栏第一期和第二期内容的各三本,杂志像雪花一样飘落,把全家人的目光都吸引过去了。

温洋大呼小叫,“姐,怎么有那么多信。”说着便蹲下来把信捡起来,每捡一封就看一遍寄件地址,好家伙天南海北的都有,他姐什么时候有这么大本事了?xl

温宁,“大惊小怪什么,这是你姐的书迷。”

温宁拿起杂志翻到《儿童时代》专栏然后递给葛红英和温红军,“爸妈,看看,这是你们优秀的女儿的杰作。”

两人眼睛都瞪圆了,我的个乖乖,宁宁不知不觉又做成了这么大的事儿。

葛红英声音拔高,“宁宁,这是你给杂志社供的稿啊。”

温宁点头,“对,这个专栏以后每一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