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是有些草率了?

温宁,“你姨夫什么时候有空?我让我堂叔上来一趟跟他详谈吧。”

棉纺厂缺什么都不会缺布料,而且瑕疵品肯定不少。乡下人最缺什么?那肯定是布料啊,有些人一身衣服恨不得穿一辈子,补丁累补丁都舍不得换。

一个缺肉一个缺布,用活蹦乱跳的鱼换一批瑕疵品布料这简直就是双赢的好事儿,不过温宁也知道不同的料子价格不一样,红色的布和其他布的价格也大不相同。

当然,鱼的品种不同肉质不一样价格当然也有贵有便宜,所以最终要怎么定价还得双方坐下来好好谈谈。

郑明兰显然有备而来,“我姨夫说周六下午三点,就在他们采购科办公室谈,你堂叔有空吗?”

温宁,“有空,那就这么定了。”

温宁对温建军也算了解,就算生着病听了这个消息温建军爬也会从床上爬起来,别小看了温建军的事业心。

原来上次温宁听郑明兰说棉纺厂想要吃肉的时候心就跟着活了起来,她之前还听温建军抱怨坡头大队的湖泊占了老大一块地方,害得他们田地面积比其他大队少了不少,年年打下来的粮食都比其他大队少上两成。

很多到年纪的后生说亲困难,因为其他大队的人一听是坡头大队的立马摇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吃都吃不饱脑子进水才会考虑坡头大队。

温宁当时还问了一句,“那不是有很多鱼?可以把鱼卖给公社和县里的副食品店创收啊。”

温建军苦笑,“我们这种乡下人,副食店门口朝哪儿都不知道,连人家领导的面都见不着谈何容易。”

第93章 皆大欢喜

果然温建军接到温宁的电话就让温倔头就赶着牛车和会计到龙城了。

牛车上还有一个半人高的超大木桶,里面装着二十多条鱼,还有一篮子的鸡蛋。

温建军抓了两条最大的给温红军,“这是草鱼和鲢鱼,咱们那段湖里的鱼肥肥胖胖,一般都五六斤,大点的有个十斤,这两条你们那去吃。”

温红军连忙拒绝,“不行不行,你们留着去棉纺厂换布。”

温建军把鱼拿到厨房,“怎么滴,我哪次上来不在你家吃饭,就兴我白吃白喝不兴我带点粮食?”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温红军也不好再拒绝,“行,你们先去忙正事儿,正事儿忙完了来家里吃饭。”

会计拿着一篮子鸡蛋进来,“小宁在家吗?这是社员们给她的,说让她多补充营养。”

这一篮子鸡蛋是大队的社员自发筹集的,得知温宁又给大队找了个这么好的事儿,那些平时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八瓣儿花的老娘们一个个回家就去摸鸡屁股,一家送了两只鸡蛋到大队部说给温宁补充营养。

葛红英摆手,“不行不行,快拿回去,谁家都不容易,让大家留着换些针头线脑,再不济给家里小孩儿补充补充营养。”

这年头大家都不容易,葛红英哪能要人家这么多鸡蛋?

会计侧身躲过葛红英的手,和温建军一样把鸡蛋提到厨房放好。“红英妹子,这话你说了不算,社员们说了这是送给小宁的可不是送给你的,大家这是感谢小宁给呢。

总不能小宁一味儿地付出,我们一味儿地享受,没这个理。队里家家户户都养着下蛋的老母鸡呢,家里有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