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时岚只是想到了蒋英华住在纺织厂的家属区,一开始只顾着看人了,忘了还有地址。

蒋英华的丈夫是个初中老师,但人父母可都是纺织厂的工人,这可不比什么雨前龙井有用,再说了她时大小姐什么茶没喝过啊。

“蒋同志,我记得你夫家是纺织厂的吧。”

蒋英华勾起的嘴角慢慢放下,她这是揣度错了?!

“是啊,难为时主任您还记得,咱们供销社的布有大部分都是从纺织厂进的货。”

时岚先是把想要合作的意思告诉了蒋英华,又提了提生产队,最后又提了句自己上午在仓库都没找到瑕疵布。

蒋英华出了办公室,她是又悔又高兴,悔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回去怎么给她男人交代她白白送出去了茶叶。高兴又是因为这事成了好处很多,她以后能带回家的好东西就更多了,时主任可是许诺她奖励了。

甭管蒋英华是怎么绞尽脑汁应付她男人的,时岚正和胡君山美滋滋的享受夫妻双双把家还的美好时光。

坐在自行车后座,男人不算宽厚的背依然替她把前面吹来的冷风挡的严严实实,两边的衣服兜里分别揣着一个热乎乎的输液瓶。

胡君山这人还挺会的,不错不错。

很会的胡荣生想着他当年的风姿,他果然是不减当年,深藏功与名的拨着算盘。

就这么过了没几天,时岚在一天下班的时候,收到了蒋英华送来的一匹瑕疵布,没错就是整整一匹,简直大手笔。

大手笔其实出自泡茶泡三根的蒋英华男人,想着自己宝贝的茶叶全军覆没了,那就必须发挥它的价值,这怎么能和其他什么都没付出的人相比。

一匹只有锁边没锁好的布,是直白的告诉时岚,要投诚,以后大家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事直接找蒋英华就行。

时岚面色如常,来者不拒,她收的都是人情世故。

不管她收不收,只要是能为她所用,她就会物尽其用,她现在要是不收,人还以为她要给人家穿小鞋,毕竟这次三个售货员,只有蒋英华是自己找上门来的。

既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她推拒个什么,更何况是她先开的口,人家只是做的稍微夸张了一点。

就在时岚满脑子弯弯绕绕的时候,小河庄也有人正在满脑子弯弯绕绕。

老李家的算着日子就知道二儿子明日要进城去了,老早就注意着门外的动静,听到声响就不紧不慢的出去,把人拉到柴房去。

“老二,你明天进城记得买一只钢笔,你三弟要用,这钱你拿着,记得买那个英雄牌的。”

李桑年看着手里一张又一张的钱,皱起了眉头,“娘,没有票。”

“票什么票啊,咱家哪里来的票,你问问那个主任,人家是供销社主任,买支钢笔多大点事。”

“你以后就是城里人了,我和你爹养你这么大不容易,对你没什么要求,只要你能伸伸手拉家里人一把。”

“特别是你三弟,他是咱们家最有出息的,很快也能靠自己成为城里人,你们以后都在城里,要相互照应。”

听着自己娘的絮叨,李桑年拿着钱的手无意识的捏紧,早已冻住的伤口又裂开了,血沾在了钱上。

李桑年把钱塞回了老李家手里,把手背在身后,“娘,人家没看上我。”

“啥!你不是说人家对你有意思,不然你进城干什么?”

第21章 不甘心

“我不甘心。”

随着李桑年这句话说出口,母子俩面对面而站,良久老李家的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我就知道,我就知道。”老李家本来就佝偻的背更加佝偻了,期待被拔的过高,“啪叽”摔下来,仿佛被抽了三魂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