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1 / 2)

玉城犹豫了一下,“行了,吃完没?吃完了带我去趟青楼!”

福保先是一愣,又震惊地笑了起来,“哈哈哈。。。小玉城啊小玉城,你这小子不学好啊,你爹一走你就要上青楼啊!这可不是我教你的哦,你可别赖我。。。。”

玉城瞥了他一眼,“哪那么多废话?就许你去撒银子,还不准我去看看了?”

福保第一反应是不屑,“你个小屁孩儿,去什么青楼!”

玉城也不屑,“小孩儿?信不信脱了裤子,比你大!射的比你远呢!”

福保心里自然是深有体会的,嘴上说着:“行行行,带你去,不过日后你爹问起来,别说是我带你去的哦!”

玉城问他:“那咱去哪一家啊?”

福保想了想,“既然你第一次去,哥就请你去个最好的,漱玉轩吧!”

这漱玉轩,名字取自李清照《漱玉词》的典故,暗含才女云集、清雅高洁之意。里面的姑娘皆通琴棋书画,绝非庸脂俗粉可及,定期举办"花间诗会",只接待有功名的文人或世家子弟,拒绝粗俗喧哗,尤其是那种只有几个臭钱的土豪乡绅概不接待。

玉城有点露怯了,“那咱俩既无功名,又无门第,人家能让进吗?”

福保哈哈哈哈地笑着:“你放心吧,你保哥的脸就是门第!”

玉城根本不信,催着福保撂下酒杯赶紧走。

第三十六章

远远看着漱玉轩,犹如来到了一片白墙黛瓦的江南园林,进得回廊,悬挂着历代文人题写的诗词灯匾,远远看着有"听雨阁"、"流觞厅"等雅室。走至正厅,上悬"漱雪听香"四字匾额,匾下两侧配联:"琴罢倚松玩鹤,诗成洗砚烹茶" ? 。

厅中不设寻常欢场艳饰,反以紫檀云纹大案为中枢,案上供一尊龙泉青瓷冰纹胆瓶,斜插三两枝白梅,疏影横斜间暗香浮动。左侧湘竹书架上列着《花间集》、《漱玉词》等线装善本,书脊题签皆用泥金小楷,偶有翻动痕迹。

厅内六张黄花梨官帽椅按主客序位摆放,椅搭一律用素白杭绸绣银线兰草纹,东壁整面设多宝阁,丝毫不见金银俗物,只摆些端砚、香炉、古琴等,最妙是西窗下陈设了一副流云玛瑙棋枰,黑白玉子收在紫竹双耳罐中,枰边小几还搁着半局残谱。

清新素雅,见之忘俗。

玉城正看得入神,这时进来一位同样清新素雅的美妇,面容如经年白玉,不施脂粉,只唇间一点淡绛,眉是远山含黛的天然弧度。眼尾已有细纹,却更添从容气度,眸光沉静时似古井无波,眼神似笑非笑,透出几分看透风月的伶俐。身上一袭天水碧颜色,衬得身段如雪里青竹一般,乍一看倒似某位退隐的翰林夫人。

福保呵呵一笑行了个礼:“姑母安好!”说着跟玉城介绍:“这是我远房的姑母,这里人称梅君先生,你就跟着我叫姑母吧!”

玉城赶紧行了个礼,“姑母好!在下马玉城。”

梅君先生进门第一眼便先看到了这个长身玉立的玉树临风少年郎,一身雨过天青色直裰,衣料是素绸,不绣纹样,只腰间松松系一条象牙白丝绦,垂落间衬得身量愈发颀长。

肤色如新雪初霁,透着几分冷玉般的莹润,欲飞丹凤眼尾微微上挑,鸦羽似的睫毛半掩眸光,极好的唇丰厚如绽开的石榴籽,偏又红得天然,不似涂朱,倒像是刚饮过一盏冰镇杨梅浆,还沾着些水光。

肩背笔挺,如松迎风,袖口露出一截手腕,骨节分明,白得能看清底下淡青的脉络;最妙是那双手,指甲修得圆润整齐,指节如玉箸般修长。

梅君先生心下喜欢的无可无不可,但面儿上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