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手指蔓延到心里。粥里的红薯已经炖得软烂,抿一口,甜丝丝的暖意从喉咙一直淌到胃里,熨帖得让他鼻子发酸。
“刘婶,您不觉得……不觉得我对着块石头这样,很奇怪吗?”他犹豫了很久,还是问出了口。
这两个月来,他每天给石像擦灰、说话、盖被子,连自己都觉得有些荒唐,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停下来。
刘春正低头收拾着针线筐,闻言动作顿了顿。她从筐里拿出块刚缝好的布垫,淡绿色的粗布上,用碎布头拼了朵歪歪扭扭的小雏菊。
“不奇怪。”
她把布垫轻轻放在石像旁边,动作温柔得像在放一件易碎的珍宝,“人活着,总得有点念想牵着。”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怅然。净明注意到,她的手指在布垫上那朵小雏菊上停留了很久,指尖微微发颤。
“俺们以前……”
刘春像是下定了决心,缓缓开口,声音低得几乎被灶膛的火苗声盖住。
“也有个娃,是个丫头,眼睛圆圆的,像山里的黑葡萄。”
她抬起头,看向窗外漆黑的山林,眼神空茫。
“三岁那年,我带着她在院子里晒野菜,就转身进屋拿了个簸箕的功夫,出来就没人了。”
净明的心猛地一揪,握着粥碗的手指收紧了。
“山里的狼嚎了一整夜,”刘春的声音有些发飘,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
“大山带着村里的人找了三天三夜,最后只在山涧边找到了只小鞋,红布面的,是我亲手给她做的。”
她低下头,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再抬起来时,脸上已经带上了笑。
“所以啊,看见你这么待这石头,婶懂。心里有个人想着,总比空落落的强。”
原来如此。净明终于明白,为什么刘春总会给石像做新垫子、缝小披风,为什么她看石像的眼神总是那么温柔。
她不是在对一块石头好,是把那份没处安放的母爱,分了一点点给这个同样失去“亲人”的少年,给这尊被思念焐热的石像。
“谢谢刘婶。”净明的声音有些哽咽,他把剩下的红薯粥一饮而尽,甜意里带着点咸涩,像眼泪的味道。
第14章 转变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