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落定,德丰帝的脸上多了几分笑意,同时,身体也渐感疲惫。
但眼前,还有一桩大事没有处理。
萧晏临跪在德丰帝面前,听着各处传来的捷报,脸色一点点染上惨白,心头彻底地绝望了。
他没有再开口求饶,因为他知道,自己此时再多的辩解都是徒劳。
德丰帝也没给他开口的机会。
“八皇子悖逆人伦,谋害君父,罪无可赦。着即废为庶人,押送宗人府严加看管。念其终究是朕骨血,赐白绫一丈、鸠酒一杯,令其自择了断。死后不得入皇陵,以庶人礼葬之。”
帝王的声线冰冷,不带一丝温度。
萧晏临早有预料,但真正听到这话,身子依旧禁不住微微一颤。
他本以为,诸位皇兄归京,会是他最风光的时刻。
却不想,风光不过一瞬,他从高处跌落,摔得如此惨烈。
德丰帝又看着殿内众臣,群臣皆伏地叩首,不敢直视圣言。
有老臣痛哭请罪,“臣等愚昧昏聩,不辨真伪,轻信奸佞之言,以致有眼无珠,未能识破逆谋。今见天颜重光,方知罪孽深重,伏乞陛下圣裁。”
其余臣子纷纷跟着请罪。
德丰帝目光淡淡地扫向众人,“朕知尔等多受蒙蔽,非出本心。今只诛赵家首恶,其余一概不问。然尔等当以此为戒,若再有不察之失,定不轻饶。”
众臣闻言,齐齐舒了口气,以额触地,汗透重衣。
“臣等叩谢天恩!”
“臣等必当洗心革面,竭忠尽智以报陛下不杀之恩。”
一场兵乱至此画上尾号。
第464章 看在安王的面子上
萧晏辞和孙牧之顾不上和自家媳妇多说话,就又转身忙碌了起来。
宫里宫外都经历了一场恶战,战后诸事都需清算料理。
各朝臣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个晚上,大家的精力不济,但这一日谁都不敢懈怠,一颗心高高悬着。
虽然皇上承诺不予追究,但谁知道事后是否会反过来清算?
尤其是那些积极拥护萧晏临登基的臣子,一个个心头惴惴,坐立难安。
德丰帝身子疲累,蒋南笙给他施了针之后就沉沉睡了过去。
柔贵妃也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夕颜殿,陆知苒陪着她,婆媳二人终于能坐下来安安心心地说会儿话。
“你瘦了。”
“母妃清减了。”
二人异口同声,开口的第一句都是对对方的关心。
旋即,二人相视而笑,眼底都带着一丝感慨。
“这段时间担惊受怕,食不知味,好在,一切都过去了。”
陆知苒点头。
她们都知道,经此一事,萧晏辞的地位算是稳固了。
德丰帝便是再糊涂,也不可能再把皇位传给其他人。
婆媳二人正说着话,有宫人前来通传,“惠嫔娘娘求见。”
柔贵妃脸上的神色淡了几分。
“传吧。”
惠嫔的神色惶然,再没了当日的骄横和不可一世。
一见到柔贵妃,也顾不得陆知苒也在,她便“扑通”跪了下去,眼底也瞬间蓄了泪。
“贵妃姐姐,先前是我受人蒙蔽,一直对你心生误会,这才做了错事,对你多有得罪,我简直罪该万死!我实在是无颜面对你。”
此事真相,是萧晏珩亲口告诉她的。
她初初听闻,简直如五雷轰顶,没成想自己竟然一直恨错了人。
萧晏珩看她的眼神很冷。
“此事母妃固然是受人蒙蔽,但也是你识人不清,错信他人之故。柔贵妃遭此不白之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