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皇后娘娘,她前几日召了我前去,让我帮忙相看一二。”
这是一桩大事,柔妃本不欲往自己身上揽事,但皇后放低了姿态,言语间大有托孤之意,柔妃不忍心,便答应了下来。
事情揽下来了,但她对此却一筹莫展。
陆知苒很快明白了过来。
“倒的确有个人选。”
柔妃闻言,眼睛一亮,催她快说。
“孙家的三少爷孙牧之。”
叶寒衣闻言一挑眉,“他啊?我一直想与他切磋武艺,却没找着机会。”
柔妃没好气,“说正事呢,整天只知道打打杀杀。”
叶寒衣识趣地闭嘴了。
柔妃倒是听过这个后生,对他的印象也十分不错,毕竟当初是他在虎口下救了叶寒衣和萧宝珠。
柔妃有顾虑,“他的身份未必合适。”
他是孙家的养子,虽已进了孙家族谱,但未免被人诟病名不正言不顺。
自己给萧宝珠选了这么一个人,她也怕孙皇后不满意。
陆知苒只说了一桩事,“三房从孙家分了出去,搬到了金水河巷,宝珠时常出入那里,与孙三夫人亦是感情和睦,形同母女。”
萧宝珠现在依旧监管着锦绣坊之事,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去寻陆知苒,互相商议锦绣坊的运营事宜。
那段时日,陆知苒瞧见她腰间多了一个新的香囊,味道很清新淡雅。
脚上也穿了一双新鞋子,绣功很精细,但样式却并非宫中所出。
她担心萧宝珠被人所骗,就多问了一嘴,才知晓那都是孙三夫人甄氏给她做的。
原来,萧宝珠时常去孙牧之的家,十次总有三四次能碰上孙牧之。
萧宝珠提及此事时,眼底眉梢都带着欢喜。
只怕,萧宝珠已不知不觉喜欢上了孙牧之。
陆知苒一直记着这事,只是暂未寻到机会提起。
没想到,今日柔妃就问起了。
陆知苒将自己所知和盘托出,柔妃先是一愣,旋即一喜。
“我这真是问对人了,如此看来,还真就孙牧之最合适了。”
有什么比嫁给自己喜欢之人更加幸福之事?
萧晏辞开了口,“此事不急,待儿臣寻个机会见见孙牧之。”
在西平之时,孙牧之的表现十分悍勇,萧晏辞对他颇为欣赏。
但一码归一码。
他是好的下属,不代表他是好的妹婿。
若他是第二个孙景轩,那就是把宝珠往火坑里推。
“我到时候也再探一探宝珠的口风。”
可别是她会错意了。
柔妃连忙点头。
婚姻大事,的确马虎不得,再小心都不为过。
末了,柔妃又压低声音,小声道:“此事,宜早不宜迟。我瞧着,皇后的身子愈发不好了。”
陆知苒和萧晏辞心头一沉。
孙皇后想来也知晓这一点,所以才会急着把萧宝珠的亲事定下来。
不然,宫中有丧,萧宝珠要替孙皇后守孝,她的亲事就耽搁了。
亲事定下来了,就算孙皇后有丧,也能在热孝期内迅速完婚。
除夕宴上,陆知苒便觉得孙皇后寿元不长,今日看来,她先前的猜测不假。
萧晏辞的心情也笼上一层阴霾。
孙皇后是他的嫡母,萧晏辞一直很敬重她。
宝珠和母后关系紧张,但若母后离世,她定也会很难过。
翌日,萧晏辞就出门,去见了孙牧之。
而陆知苒和叶寒衣则约了萧宝珠,二人打算来个三堂会审。
这丫头便是嘴再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