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读书人而言,省试决定命运,所谓“科举之设, 实用人才之根本, 而省试最为重事。”[1]
诸州士人, 自二月前后抵达汴京,租赁房屋、购置试篮桌椅之类, 等待春闱。[2]
因此科考一事,耗费甚巨,贫苦考生?或许连家乡都出不?了, 就算历尽千辛抵达汴京, 也没有足够钱财赁房买物,不?少士人临门一脚, 却被迫放弃。
寒门难出贵子?,如是而已?。
二月初八, 祝无执前往贡院,提前一天入号舍,等待次日开考。
春闱和秋闱一样,都是三场九天, 期间吃住睡都在号舍, 十分耗费精气神。
二月十七, 春闱结束,只待一个月后放榜, 便知是金榜题名, 还是名落孙山。
这段时日的汴京热闹非凡,除了春闱这件大事外,还出了另外一桩事去岁同州通判徇私舞弊, 贪污受贿案,终于有了结果?。
二月初,通判被押解回京,由刑部大理寺复审,由于证据指向枢密使王崇,皇帝十分重视,命各方核查。
为避嫌,王崇暂且卸职居家,无令不?得?外出。
之前温幸妤和祝无执雨夜荒寺遇见?的刺客,正是王崇派来的。
可惜为之晚矣,王崇没想到一切都毁在了那?好儿子?身?上。
又加皇帝、周士元、林维桢都盼着王崇死,各方势力都铆足了劲,弹劾文书如同雪花一样飘上御案,写满了王崇为官数年贪污受贿,甚至卖官鬻爵的证据。
树倒猢狲散,不?少立场不?坚定的王党,站出来反咬一口,坐实证据,短短月余,此案定。
王家被抄,族中嫡系男丁皆判秋后于五朝门问斩,其余流放,女眷没入教坊司,归贱籍。
煊赫数十年的王家,说倒就倒。
有人说是因果?报应,有人说不?过是大势所趋,所有人都要他死,他不?死也得?死。
或许当年他不?对国公府动手,选择急流勇退,就不?会成为下一个“肉中刺”。
可惜没有如果?,逐权之人终被权力裹挟,走到最后全是身?不?由己。
春闱放榜前,王崇于牢中撞墙自尽,其母其妻紧随。主家几十口人,死的死,疯的疯,最后竟不?剩几个了。
王崇此人也是个传奇,大宋无人不?知。
寒门出身?,及冠之年中状元,外放期间政绩斐然,尤其是做提刑官时,断了不?少奇案,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没想到短短三十年,他就从一个爱民如子?的清官,成了徇私舞弊的佞臣。所谓“白?袍点墨,终不?可湔”[3]。
坊间传,王崇死时高呼“贪金帛以累身?,慕权位而丧德。今临泉路,方知清白?为重,悔之何及!”
对此,祝无执冷笑。
什么后悔?悔得?不?过是技不?如人。
温幸妤听到这些消息,感慨之余,对祝无执的恐惧又增了几分。
不?到两年,祝无执就从泥潭爬出,手刃第?一个仇敌,这是怎样的心智和谋略才能做到的事情。
未免太过可怕。
王崇死那?天的深夜,祝无执带着温幸妤去了祖母墓前祭拜,坐至天明。看着冰冷的墓碑,他郁气难解。养大他的祖母,唯一真心实意对他好的亲人,本该颐养天年,却被活活逼死。
他焉能不?恨?
说起来,当年要不?是祖母压着,他也不?会乖乖为皇帝做事。事实证明,人善被人欺,退让换来的是这些人变本加厉。
国公府覆灭他不?在乎,他唯恨这些人逼死祖母。
第?二日天际泛起鱼肚白?,他沉默带温幸妤回了府邸,眼底一片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