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柔出生的时候,桃花村也接受了不少的难民。
人多了,难免就有矛盾。
以前大家都是同族,都是同一个祖宗,同气连枝的,就算闹矛盾,大家说开了就好。
现在接收了不少难民,都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初想帮他们是真的,现在防他们也是真的。
等到赵晓柔长大了一点,想到夏国解放后的一些政策,又想到他们赵氏一族家家户户可都是有不少土地的,顿时觉得不妙。
等到夏国解放,赵氏一族最差的都算的上富农了。
如果是以前全都是赵氏一族的情况下,大家可以互相遮掩,可是,现在就难了。
或许他们会感恩赵氏一族伸出援手,可是,在他们吃糠咽菜的时候,看到赵氏一族大鱼大肉,要是说他们不多想,那可能吗?
升米恩,斗米仇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
最后,赵晓柔思前想后,想到了一个办法。
相信不少人也猜到了。
那就是水果罐头!
她拿出了水果罐头的秘方劝说她爷爷,开一个罐头厂挂在桃花村名下,村里出钱的可以多拿一份分红,每家每户出一个人。
这样一来,村里每户人家就都拉上船了。
大家的生活富裕起来了,吃鱼吃肉自然也就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了。
说来都是泪,她想要吃肉她太难了!
后来,因为厂里要扩张,一步步的,赵氏一族的土地都转成了村里的土地,当然,这不可能让赵氏一族吃亏,都有补偿的。
不过,这都是赵氏一族私下里的事了。
就比如,当着全村里人的面,一亩土地便宜十块大洋给村里,暗地里怎么也要补上差价给族里人,总不可能让自己族里人吃亏。
就这样,大家都念着赵氏一族的好,特别是拿出秘方,提出建厂主意的赵晓柔他们一家。
因为秘方是赵晓柔他们家拿出来的,主意也是他们家提的,这大头都是他们家出的,厂长自然而然也就不会有人和他们家抢。
于是赵老爹靠着闺女当上了厂长,别提心里有多美了。
随着工厂的扩建,需要的人越来越多,从每家每户出一人,到每家每户所有的成年劳力,再到周边的一些村落,这一片的人们都因为水果罐头过上了好日子。
当然,也不是一直都是这么顺利的。
毕竟这是兵荒马乱的年代。
在工厂成立的时候,赵晓柔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不仅有保卫处,也有武装部。
只要巡逻的时候发现有什么不对劲就马上通知村里人转移,保卫处负责帮忙转移,武装部负责断后。
这既然建了那么大的厂子,国家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自然也不可能就袖手旁观什么都不做。
前面在打仗,他们帮不了什么忙,但是在后面支援,他们还是可以做到的。
别的,他们没有,但是水果罐头多的是!
这东西不仅能解渴还解饿,比起树皮和野菜糊糊不知道好了多少。
水果罐头在这个时代可是奢侈品,不是谁都能吃上的。
这样良心的厂子,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是有数的。
人的名,树的影,等到赵晓柔待嫁的年纪,家里的门槛都快被踩烂了。
因为她的婚事,家里人也愁着呢,看哪个都觉得不合适,哪哪都不满意,不是这家太穷了,就是这家家风不行。
好不容易,有一个家里富裕,家庭和睦的,人又长得太埋汰了,赵晓柔人都还没有见过,人就被赵老爹淘汰掉了。
赵老娘直呼可惜了,那后生在她看来还挺不错的,又高又壮,一看就是能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