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人不愿意收留,钱婶只能回到李家村。
从此日子过得就算再苦,也没有求过人,自己咬牙吃糠咽菜嚼树皮,也坚持着拉扯大了一双儿女。
赵晓柔嫁到村里这么久,她也知道钱婶虽然日子过得苦,却是一个最要强的女人。
不过,钱婶的孩子都长大了,眼看着他们也快要成家立业了,钱婶的苦日子也马上就要到头,日子就要红火起来了。
能够这样把日子过起来,李家村哪个提起钱寡妇,都不得不竖起大拇指道这女人是这个!
一直等到看不到钱婶的身影,赵晓柔才往山里去了。
山里的路难走,可能她走的方向不对,蘑菇也不好找,到中午了,才采了一点蘑菇,估计都不够她一个人吃的。
赵晓柔索性不回去了,在山上就地坐下休息,顺便啃干粮填饱肚子。
如果上了山来不及回去,他们这里的人家都是这样就地解决午餐的。
带着干粮,这也是日子好过的人家才有的待遇,当然,也有日子过得拮据的人家甚至就喝水解决了的。
吃完干粮,赵晓柔换了一个方向走,看看有没有收获。
就这样,赵晓柔在山里转了一圈,又转回了原来那个方向。
看着今天在山上实在是没有多少收获了,天色也不早了,赵晓柔背着那一半多一点的蘑菇开始下山。
她打算往回走的时候,摘点野菜好了。
这个时候的野菜也多的很,又嫩!
……
“晓柔,快回来,建国寄的信到了,你快过来看看写了些什么,读给我们听听。”
赵晓柔背着东西刚进门,李婆子就拿着一封信,兴冲冲的跑了过来,那脸笑的跟朵菊花似的,可见大儿子寄信回来,她有多开心。
看李婆子高兴的样子,赵晓柔一手接过信,“娘,你别急,我这就看看……”
说着,她拆开信就看了起来,看着看着,心一沉,怕李婆子看出来,顿时面不改色的道,
“娘,建国挂念家里,问你和爹身体怎么样,小妹和小弟听不听话,家里粮食够不够吃,
还说他那边一切都好,让你不要担心,还说让我什么时候有时间,可以开介绍信过去那边看看。”
“好好好,我和你爹身体都好,他现在既然稳定了,让你过去看看也好,
到时候你跟他说说不要担心家里,家里一切都好,他在外面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好……”
李婆子听到她这么一说,也不怀疑,对她的话信以为真,笑容满面的拉着她的手念叨着。
大儿子从小就有主意,什么事都要自己拿主意,就连参军都是自个偷偷瞒着家里,拿着家里唯一的一把菜刀,大半夜的跟着军队跑了。
之前那是一点异样都没有,还是儿媳妇起来的时候没有看到人,后来发现他的几件衣服不见了,当时还没有想到那里去,以为是去找活干了,就没有当回事。
等到李婆子做饭的时候,发现菜刀不见了,这时候他们小儿子才透露出来消息,大儿子去参军打仗去了!
气得李婆子第一次和李老头对自己小儿子动了手,打的李建民上蹿下跳,觉得自己冤枉死了,他以为大哥就是说说而已,哪里知道他来真的!
这下好了,明明是大哥的错,为什么是他挨打?
那一天还是李婆子去找邻居借的菜刀,才顺利吃上饭。
大儿子去参军后,家里这些年真是提心吊胆的很,那几年哪里都在打仗,动不动就断了联系,就怕他在外面出事。
现在好了,他们夏国解放了,儿子也当官了,在村里就没有谁不羡慕的,他们走到哪里都是赞叹声,这日子过得眼看着是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