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我们王爷不收,至于多久还,自然是秋收后还。一亩田,还二百斤大米即可。若是还不上,则说明你们没好好种田,田地是要被收回的。收回了田地,你们还是要给王爷干三年活儿。”那人道。

“哎哟,这位小哥,你们不是有玉佩吗?用玉佩换啊?这田地,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有的。而且,看你们这个样子,应该不是种地的料,还是买吧,这样田是自己的,不会被收回。”边上有人瞧见彭淑手里的玉佩,立刻羡慕道。

“各位,让小哥跟他妹妹自己做决定,那是人家的玉佩。不过啊,小哥,你这玉佩一看就不是凡品,你要是用来换秧苗,我们也会找你银钱的。不会真让你拿玉佩换。”那人又道。

“齐王真好,要是换做别人,早强取豪夺了。”

“是啊,是啊。齐王是我见过最好的王公贵族。”

附近人,开始狂夸李星让。

李肃与彭淑对视一眼,两人像是做了一番挣扎的样子,最后还是将玉佩递了过去。

“好嘞,您这玉佩价值一百三十两,秧苗一两半。给。”那负责秧苗的人,很快让属下拿来一百二十八两半的银子,和几挑子秧苗。

“小哥,你这秧苗多,我们帮你送过去。你家在哪儿?”那人又热心问。

“我们刚入城,还没找到住处。”彭淑声音很轻,像是不好意思。

“这有什么难的?我正好知道哪里有院子卖,或者租也行。你们手里有银子,住处不成问题。就算是没有银子,也可以去王府,做几天活儿,王爷就给你们安排住处了。”

“多谢。”

彭淑与李肃对视一眼,两人跟着去了。

第394章 打探消息

“弃城极大,汇聚了各路狠人。走在街上,随便拉个人,可能都有案底。”

那负责带彭淑和李肃去买院子的人道,他很热情,像是拿了很多工钱的样子。

“对了,您二位可以叫我裘财,不是求人的求,我姓裘。少年时,家里穷,父亲就给我取了这么个名字。您二位莫要见笑。”他脸上一闪而过的自卑,但很快又被满脸荣光代替。

“裘小哥在弃城混得不错啊。”彭淑笑道。

裘财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得意,“本来不行的,但齐王来了以后,我就能挣到银子了。齐王真是个好人啊,特别有能力。以前弃城多乱啊?现在好了,现在不乱了。您二位来晚了吧,若来早些,凭二位的出身,肯定能在齐王帐下某个好差事。”

“我们也没什么能力,怎么去齐王帐下谋差事啊?”彭淑装作不懂,蔓延求知欲的问。

裘财很少见她这种满脸贵气的姑娘。贵气也就算了,还愿意对他不耻下问。

当即,便想说更多,恨不得将自己知道的,全盘托出。

“您二位这气度,一看就是那种家道中落的千金小姐,和公子哥。这种家庭出来的,都识字。齐王是个求贤若渴的人,识字就能得到重用。可惜,我出身不好,小时候没机会念书,长大了倒是有机会了,可念不进去了。”裘财懊恼着。

不过,他自懊恼了片刻,立刻又像是打了鸡血似的,“说起来,就算不识字,也不打紧的。齐王请了先生,愿意识字念书的,不管多大年纪,都可以去他府上旁边的书塾念书。只不过,笔墨纸砚需要自己买。买不起也没关系,可以用树枝,在地上写。之前,有位十一二岁的少年,天赋异禀,就是用水在地上写字,被齐王瞧见了,齐王心善,资助他吃住,和笔墨纸砚,让他好好念书呢。”

彭淑与李肃听着,都有种李星让换芯子了的感觉。

这是他能干出来的事吗?

难道,要对他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