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爹,还请派人去军外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其他人,死的时候,身上也挂着字牌。”彭淑听了半晌,猜测军中应该并无细作,或者说,军中的细作不会为了她暴露身份。

“查一下贾一省亲时,接触过什么人。再去各衙门问问,有没有挂着字牌的尸体。”武安侯立刻吩咐。

几名副将立刻领命前去。

等待是煎熬的。

好在武安侯的人,办事效率,夜半便得了消息。

为等消息,谁也没睡。彭淑喝了药,困得眼皮子打架,也熬到了消息送来。

“将军,京都、京郊,加上军中,一共出现了二十八具尸体。最新的发现在今日,上面写着,倒数倒计时六十四。”

“距离毕敬业死,已经过去二十八天。”彭淑心底一片冰凉,“这些死者,都有什么特点?”

“职业不一样,但都做得不错。就连那贾一,也有一技之长。他家原是开花店的,精通养花护花。”

这一点,彭淑记得。当日改造营地,他对如何做一名花匠,似很在行,她便让他过来打下手。

“其余人的职业,全在这里了。”一名副将将册子递过来,上面详细记录了死者的特长、身份、样貌、家世等。

“冶铁的,水稻种得好的,善治水的……”彭淑越往下看,越心惊。

这些死者,几乎囊括所有行业,且在行业内,都有一定建树。

哪怕有个别成就弱些,家族以前也辉煌过。

比如贾一祖上,就曾是御花园的花匠,但凡经过他们之手的花,都能活,且都长得好。

种花看似简单,看似无关紧要,却极其重要。

“编书的,竟也……”看到最后一个,彭淑坐不住了。

“国朝的根本,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所有人。一个农夫,他可能不会写诗,不会打仗,但他若是水稻种得好,那肯定是有某种门道。若他愿意说给别人听,那么就会出现第二个水稻种得好的人,就会少一个饿死的人。

若他死了,他自己琢磨出来的门道,就失传了。

就算,他不愿意传授给别人,但至少他能保证一家人不会饿死。有这么一个人,作为家庭的保证,便会少给社会,给朝廷,给天下添麻烦。做足这一点,便是惠及朝廷,惠及天下。”

武安侯听着她说,由起初的点头赞同,到震撼。

他有些发愣,眼前的干女儿,是只长在闺中,不谙世事的人吗?

她显然不是啊。

“不如,我们也派人去西荒,把他们的行业领军人物杀了。”徐靖愤愤道。

众人没有接话,倒是武安侯说了句,“不管是西荒人,还是大启人,我们都是人。我们生来,便要学习先人留下的智慧,然后不断发展我们的智慧。若那些人,有了新的发明,便是对人类做贡献,杀不得,除非,他们创造的,是对我们大启不利的武器。其余行业的人,与朝政何干?”

徐靖闻言红了脸,“属下格局小,但不做什么,心里难安,总不能任凭他们就这样肆无忌惮的杀人!”

“自然不能让他们这么肆无忌惮地杀下去。不过……”武安侯心里有个不好的猜测,他眸光怜悯的望向彭淑。

彭淑抬眸望去,眼里有几分苦涩,显然是也想到了。

“回京吧。”她怅然道。

其实,她现在很不想回去。

可不管她想不想,都要回去了。

“好,我准备准备,你连夜回。”武安侯说罢示意徐靖亲自去准备。

徐靖感觉脑子粘稠粘稠的,想不通,西荒细作杀人,跟彭淑回京有什么关系?

但不管他想不想得明白,都要听命下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