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2 / 2)

就先跟韩爱卿商量商量了,皇帝心中叹息。

非但没有赐恩,倒是给韩家添了麻烦,性格本就宽厚的天子对韩瑾瑜也存了些愧疚。

再回到这桩赐婚上,皇帝倒是和安国公动了一个念头,要不换一个世子,但回忆起安国公的嫡次子也才八岁,年龄不相合,也不好谈论婚配。

皇帝到底是皇帝,哪怕脾气再好,耳根子再软,也知道这圣旨已下,岂有收回的道理,只能日后为这桩赐婚多多补偿了。

“安国公世子做事实在有些不像话,朕回头定让安国公好好管教,不让韩爱卿的妹妹受委屈。”

皇帝都这么说了,韩瑾瑜又能如何,皇帝哪怕再信任倚重他,也没到收回旨意的这个份上。

韩瑾瑜离开皇宫后,面露沉思,他不知道是哪里惹上了这位正得圣宠的萧昭仪。

他当然不会觉得萧昭仪是真不知情,向陛下进言赐婚,还提出了安国公世子这么一个看似金玉其外实则败絮其中的人选。

关于这位萧昭仪,韩瑾瑜所知的,也就是宫女出身,颇得圣上宠爱。

按理说,一个在后宫,一个在前朝,又能有什么交集呢。

玉衡宫,

萧昭仪对镜梳妆,听着宫人禀报韩侍郎和陛下在宫中说了好一阵子话,似乎是为赐婚的事。

她眉眼弯弯,似是十分满意。

安国公夫人是皇后的表妹,不久前就曾进宫拜见皇后,为的就是世子的事。

当然她说不知情,陛下也会相信的。

圣旨赐婚的事很快就在京中传开了,不知内情的人都羡慕韩家得了门好亲事,也有人说韩家姑娘命好,有韩大人这样的哥哥,才能成为世子妃。

安国公府也得了许多人祝贺,单看韩家姑娘幼年丧父,兄长也不过从四品,和国公府的亲事算是高嫁了。但京中有眼力的人家都看得出来韩瑾瑜身上的潜力,老师是士林之首,又这样年轻,本身才能出众,得皇帝信重,日后定是前途非凡,

相比起来,安国公府虽是老牌勋贵,但没什么实权,离朝堂核心也远,与韩瑾瑜这样的朝廷新贵,未来的首辅之材结亲,这门婚事对国公府也益处多多。

萧函身在国子监,也听说了这件事,她平时也有培养身边的仆从多加打探各种消息。

初听时,她就知道是萧昭仪对韩瑾瑜出手了。

她穿越来后这半个多月,除了没有和京中纨绔混做一堆,入了国子监读书之外,也没有做什么其他的事,引起的蝴蝶效应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