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大厅气氛和谐,同舟共济的众人,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合作态度。很快,每人的责任地段划分出来。
苏蓉从善如流,听了老坊正推荐,破格提拔一名常年在街头扛包为生的苦力齐力,据说力大如牛。
最关键的,他是城中所有挑夫的首领,受人尊重。
因为性情耿直,年轻时得罪过叶县令的前任,差点被整死。叶县令上任后彻查旧案,将他和他儿子从牢里释放出来。
齐力父子跟随老坊正来到县衙,拜见苏蓉。
苏蓉打量此人,发现对方生得天庭饱满,五官若刀削斧砍般利落,身材高大,一脸络腮胡,挺有虬髯客的江湖豪侠意味。
其子也是五官端正,凌然正气。
了解一番,原来齐力不止一个儿子。跟来这个是老大齐和安。家中还有老二齐和平、老三齐和顺,老四齐和谷。
齐和谷尚小,齐和顺是镖师目前不在家。齐和平应征入伍,驻守边陲。如今边关被乌蛮人攻破,杳无音信,想来凶多吉少。
而且父子几人都是有点武艺傍身,加上人品老坊正欣赏,故而举荐齐家。
苏蓉正是用人之际,问齐力父子愿不愿意在驻军所或衙门任职。
齐和安跃跃欲试。
他武艺不如三弟齐和顺好,却也想瞅机会建功立业。何况就在自己家门口任职,保家卫城有什么不乐意的。
立即抢在父亲前面,表示愿意效力。
齐力知道苏蓉救了叶县令的小公子,心存感激。不仅同意长子投军,还表示愿意鼎力协助守城。
城中数百名挑夫、车马,免费为守军输送后方物资。
苏蓉自然不可能让他们免费。免费一次性的;而齐力若愿意优惠点,合作可以是长期的。
双方商议日后如何合作后,皆大欢喜。苏蓉唤来陈明喜,让他将齐和安安排在驻军所。
之前安卫城内乱,驻军所和衙门空出不少职位。陈明喜考较齐和安武艺后觉得尚可,安排在手下做了一名屯长。
接下来需要强化训练,等机会立下军功,步步高升。
秦津的探子,不时传递回消息,告诉苏蓉左中郎将的军队,行进到何处。
苏蓉预先派人通知安卫城周边村庄的乡民,携带细软进城或者躲进山中,以防兵灾祸害。
就是稍微有点影响春耕。不过在苏蓉大力减免税赋的情况下,影响不大。若仍然不听劝阻非要留在村里,被敌军骚扰到,苏蓉不打算管。
她做不到面面俱到,更讨厌愚昧无知不听劝的人。
她只能保护绝大多数的人利益不受损。
左正成的军队,十天后推进到安卫城外三十里的地方。根据探子回报,敌军在高处扎营。似乎准备稍事休整,再一鼓作气攻城。
县衙大堂,一堆人因此吵翻天。
苏蓉……
她还没尝到黄袍加身的滋味,先体手下文武互相攻讦的感觉!
以老教谕为首的县学官一派大胆献策:“苏大人,趁云州军队远道而来,立足未稳,我们杀他个措手不及吧!”
“今夜去劫营!”
“不然!应该绕到他们后方,先断他们粮草!”
“对!”
陈明喜说不过这群之乎者也、引经据典、口齿伶俐的家伙,跳着脚毛了。
“对、对个屁呀!左正城不是那种纸上谈兵的统帅,他是真正上过战场,而且鲜少有败绩的将领。”
“什么劫营断粮草的?人家近万兵马,后方辎重一定是严密保护,走哪条道我们并不清楚。说不定敌人军营今夜还给我们唱空城计……”
“城中人马满打满算不过三千,拿什么去劫?而且,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