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说话的,“捐”够钱粮就罢了。敢反抗的,军士们推开拦阻的户主,直接冲进屋翻箱倒柜。
说是捐粮,实际进了屋,见值钱东西也抢。
一时间,城内鸡飞狗跳,人心惶惶。
平民们只管倚门看热闹,见军士们大箱小箱,从有钱富户里抬出各种金银珠宝,粮食衣物,还会拍手称快。
殊不知,等某些人发现从大户里再也榨不出油水,下一个便轮到他们。
人的贪欲,永无止境。
一开始是劝“捐”,随后是迫“捐”。再往后,军士胆子大了,自己也想要捞一把,于是
抢!
整个事态严重畸变,局势如同脱缰野马,冲向不可控的地步。
碰巧这时城外流民们不知听到什么风声,说县城不会再施粥,而是要彻底关闭城门戒严,将他们抛弃在这个寒冷的冬季。
这下子,许多指望官府救济安排的人,彻底绷不住了。与把守城门的官兵爆发出强烈冲突。
受不住驻军所大肆掠夺的人家要逃出宜阳县,外面的流民想冲进城大吃大喝。
原本胸有成竹的叶清辞也没想到,他低估人心的贪婪!
短短几天,郑校尉、金竹海等人所作所为,将县城民众彻底推向水深火热。
当叶清辞得到报告,驻军所的人以抗拒新帝命令、拒绝交公粮的罪名,开始掳掠某些大户人家的女眷。他知道,等待的时机终于成熟。
民间舆情汹汹,达成不可调和的矛盾。他迅速下令关闭城门,带上三班衙役,赶赴出事地点。
而这起因,是金竹海心怀鬼胎。有意怂恿郑校尉忘乎所以,借“捐粮”名义,针对平时与自己不和的城中富户。
第100章 天要变了
前几家畏惧郑校尉权势,闭着眼献财消灾。但郑校尉今日带人,登门“拜访”的这家不同寻常。
其在京城是有做大官的亲戚为靠山,背景雄厚。他们经商,时不时向京城献贡。若非内乱,郑校尉连他家大门都迈不进去!
故而,郑校尉一撕破脸,这户人家也不惯着。当即召唤出家中培养的家丁,数十条手执棍棒砍刀的大汉,堵在门口,与驻军所军士对峙。
并且这户人家管事机灵,还使人飞报叶清辞。
一县之长都没发话,他一个驻军所校尉,有什么资格在宜阳县耀武扬威?还打他家美婢主意,想屁吃!
郑校尉就是趁乱铲除异己。平日这些人没少在生意场上跟他对着干,现在有三皇子征粮令为借口,那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眼见对方还敢反抗,郑校尉正中下怀,指挥手下推搡家丁冲进大门。这是要坐实这家人罪状,来个先抄家后通报。
眼见现场乱作一团,郑校尉带着军士与家丁们打得难分难解。金竹海不怀好意上前,挤到郑校尉身后。
混乱中,他悄悄摸出随身带的匕首,一刀捅进郑校尉后心!
忙着奔赴眼前利益的郑校尉,根本没想到亲手提拔的得力干将,会在身后捅他腰子?
他艰难地忍着剧痛回头,看清金竹海一双冒着凶光的眼睛,颤抖着举高手中刀。却在下一刻瞪圆眼睛,轰然倒下。
金竹海借扶住郑校尉之际,将匕首擦干净,迅速回鞘塞入靴筒中。然后抱着郑校尉尚有余温的尸体,痛心疾首地大喊大叫。
“不好了兄弟们,郑校尉被他们杀了!这伙犯上作乱的贼徒,今日别放过他们”
刷地拔出佩剑,一剑砍掉旁边拿着棍棒抵抗的一名家丁人头!
无论驻军所军士,还是那大户人家,双方人马都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
本来只属于骚乱、争执,郑校尉一死,这性质直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