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人前人后称陶夫人。

陶夫人有子,又小意温柔侍奉邓教谕满意,比起当初的刘夫人,得人心多了。也算后宅妾室励志的典范。

自然,这些事与己无关,苏蓉听听便罢。倒是张如英见时局逐步平稳,市集陆陆续续有商家开门做生意,动心思想回张记炊香阁。

苏蓉觉得应该慎重。

至少叶清辞依旧紧锣密鼓安排县城布防,她们不能失了警戒心,开店不急一时。

午后,县城难得一见晴天。冬日阳光和煦撒向大地,暖融融烤着人寒凉脊背。苏蓉特地端了盆水在庭院。

一来方便清洁走廊柱头,二来正大光明好晒太阳。

不过,叶清辞倒是带着傅振意外地提早回衙门。身后尾随郑校尉、金竹海一行。

金竹海看见院里干活的苏蓉,不经意多打量两眼。

他这以前从没放在心上的前妻,不知是不是县衙风水养人,出落得越发标志了,黑中带俏。

倘若能再养白些,不比那些大户人家小姐差……

惊觉自己想法的金竹海,不由自主愣了神。

曾嬷嬷赶紧推苏蓉一把:“快去给大人们端茶送水,用那套白玉瓷壶!”

她和另一名粗使婆子脸上皱皮拉呱,满带苦相。出面干这种活,会让客人以为县署內宅无人,掉大人身价。

苏蓉去,好歹拿得出手。

苏蓉没有拒绝,直接走去茶水小间,里面温着热水。

她加炭烧开水,拿出一套四个杯盏,放上茶叶。叶清辞和傅振杯中放上好的;郑校尉杯中一般;独金竹海杯子除了茶叶,还添上点“料”。

暂时不解决这渣渣,还指望她侍候?做梦!

她淡定地端着托盘入内。

只见正屋四人分宾主坐定,正自面红耳赤争论什么粮食问题,见她进门闭嘴。她故作若无其事,一盏盏将茶送到他们手边,然后屈膝退出。

走出门,有意放慢脚步,果然听到傅振愤怒开口。

“宜阳只是小县又非大城。现在城外聚集这么多嗷嗷待哺的难民呢!三皇子遣使,要从我等周边城镇,征调上万石粮食去前线?”

“上牙碰下牙,他说得轻松!不要老百姓们活了?”

第98章 各怀算计

苏蓉一听,脑后一凉,急忙加快脚步,离开正屋门口。继续回到岗位上干活,还在想傅振道出的信息。

调集上万石粮食?

那可不是小数目!

宜阳县非鱼米之乡。寻常时期抽调走几百上千石粮,算正常。但上万?

这是要将宜阳县逼至绝境啊!

本来为了救济流民,叶清辞开仓放粮就不少,平时还想方设法号召大户捐粮。这上万石调粮任务压下来,得把宜阳县整个榨干!

流民不用救了,老百姓不用活了!

资源全部拿去填补战争那台无底洞绞肉机,民不聊生,狼烟四起,大靖转瞬落到亡国边缘。

苏蓉暗暗运气。

这什么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就不是东西!为了抢夺那把椅子,打打杀杀。乌蛮人顺势入侵不管,百姓饱受战火之苦流离失所也不管。

就不知叶清辞四人聚集一起,想怎么应对此事?

郑校尉与叶清辞不睦,但同属于宜阳县地方官。为保证地方利益,他们不至于死板执行三皇子的交粮命令吧?

到时没有粮食安抚流民,百姓生存不下去,乱起来对他们没有分毫好处。

苏蓉低头擦廊柱。

张婶子还想开店,看这样子,非但不能开,她们甚至得做好准备,随时去逃荒。

一旦宜阳县粮尽,城内这点守兵,哪能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