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人辣得冒汗,擦着额头上的汗说,“真过瘾。”

他的朋友许是辣椒过敏,正用帕子擤鼻涕,嘴上却说着:“好吃。”

因为辣子鸡太受欢迎,店里的甜酒也一售而空,姚嫙一上午蒸的米饭差点没够用的。

“她家的这个米饭怎么这么香,明明都是一样的米啊。”一位女客纳闷地说。

元喜听到后神秘一笑,这个米饭之所以香,是因为姚嫙在里面放了香油。

不过她才不会告诉别人呢,要是被他们学去了,就不来店里吃饭了。

她好聪明啊,元喜自己想着想着笑了。

姚嫙见她乐呵乐呵的,不知道在笑什么。

“元喜,别傻笑。”姚嫙提醒,别让客人看到,以为我们店里的人不正常呢。

第21章 古代也有外卖

开业半月,姚嫙才知道古代也有外卖,要不是她外卖的想法告诉元喜,她还沾沾自喜以为是一次创新,是餐饮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呢。

“璇姐,你刚说的外卖送餐服务,别的酒楼,尤其是大酒楼一早就有,不过他们不叫外卖,叫食尚。”元喜一本正经地说。

姚嫙苦笑,古人聪慧,富人贵人们连日用品都是送货到家,别提各种蔬菜瓜果,只是送餐到家,也没有什么稀奇的。

“璇姐,既然他们有送餐,那我们是不是也该有?”元喜问。

她也是听到客人中有人提出,要是能把美食送到家里,足不出户就能吃到,那该多好。

姚嫙想了想,外卖的话包装必须仔细,若是在路上洒了,摔了,都是一些麻烦事。

不过想干好餐饮,还就不能怕麻烦,尽量把风险降到最低,最好是有个代步工具,再加上一个保温箱,包装盒要定做才行。

姚嫙看了市场上用的食盒,多是木头或竹子编的,上中下三层的有,也有上下两层,层数可以根据菜品数量来调整,每层最多放两个小碟子,或是装一个大碟子,适合放没有汤汁的,汤汤水水的只能用盅,小盅也能放进食盒,大盅不行,放进去也盖不上。

为了让外卖顺利进行,姚嫙去找了爹爹商量,看看如何改进饭盒,能尽可能保证菜品在盒子里不会倒,不会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