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嫙要求高,根本在于她不满足于开一个小饭馆,而是要扩大经营,后面开酒楼,还不能只开一家,要在通关镇的东南西北中各开上一家,之后是整个六叶县的八个方位也要开上她的饭馆,最终的目标是开到京城蒙都。

开连锁店,当幕后的老板,成为一代富商,就是她来这里立下的终极目标。

目标有了,还要她脚踏实地去干才行,她先把想法放在心里,切实把眼前这个小饭馆开好。

为此,她在开业第三天,推出一人食的拌饭。

这一特色饭一贴出,吸引来许多小年轻,有男有女,都是在家里吃了一些不合胃口的饭菜,想要出来觅食,可又不想再去像模像样地点菜,费钱又费时。

拌饭的分量不大,一个人刚刚好,还有多种配菜可以选。

“原来拌饭也这么好吃。”一姑娘越吃越开心,“这里面好像放了什么酱料,很香,很美味。”

“店名叫美味小厨,果真是名副其实,我下次带我闺蜜来吃。”另一桌的女孩同样很开心。

她们吃的是鸡柳拌饭,还配了豆芽,海带丝,另外放了一个煎鸡蛋,配上姚嫙特制的酱料,色香味俱全。

开业活动,即便是一人食的餐点,只要光盘,同样能得到梅花糕作为奖励。

不到闭市,姚嫙准备的三十个梅花糕都送完了。

“璇姐,没有梅花糕了怎么办?”元喜眼看还有三桌人在吃着,他们要是也光盘,可就没有奖励了。

姚嫙在告示板上其实写了先到先得,就算他们要也是可以跟他们解释的。

不过还是得有两手准备才行,她在后厨开始制作面糊,时间有限做不了梅花糕,不过松饼还是很快的。

她让元喜告诉顾客,梅花糕已经送完,等他们很失落刚想要抱怨的时候再告诉他们,梅花糕没有,可是有鸡蛋松饼,也很好吃。

果然,后面的几桌客人在拿到松饼后,眼前一亮,之前的失落一扫而光。

“你们的老板真会做生意。”一女子佩服地说。

元喜听到有人夸老板,她笑得比姚嫙都高兴,“那是,我们老板最厉害了。”

她走南闯北,还未见过像她这么心灵手巧,有商业头脑的老板呢,何况还是女子呢。

闭市点到了,街上安静下来,元喜在擦桌子,姚嫙在收银台清点账目,毛收入一百八十文,去掉成本一百文,净收入在八十文。

“元喜,今天不错哦。”能比昨天多一点,就是个好兆头,姚嫙笑着说。

元喜笑眯眯地说:“璇姐,我觉得我们店的生意会更好,我有预感。”

顾客们吃得开心,一定会再来,还能介绍其他客人来,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这也是姚嫙为什么要设计一些活动,有利于客人出去做宣传,后面她还要继续想出一些活动,让老客带新客,不用他们费什么气力就能有源源不断的客人。

“今天送出去的梅花糕,后面也会是我们的招牌。”姚嫙自信满满地说,一时半会,别的店里还复刻不出来,毕竟这里面有她独有的秘方。

这个时代的糕点多以酥饼为主,面包这类的蓬松的糕点,至今并无人创新。

如她所料,美味小厨的特色糕点梅花糕成了一道招牌,吸引来一些年轻的客人,他们想着买一些梅花糕,给孩子和家里的老人吃。

可梅花糕不是单独售卖,而是吃饭光盘送的,有些人得知如此,不大乐意,也为此走了一些人,不过大部分人还是为了能吃到梅花糕,选择留下来吃饭。

不吃不要紧,一吃根本停不下来,就是一道简单的酸菜鱼,吃起来格外鲜美,不仅能吃到鲜嫩的鱼肉,里面的豆芽酸菜和千张,酸酸辣辣,吃起来过瘾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