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1 / 2)

衙门里一下空出了大半位置,洛媱提拔了一批小吏上来,之前对她伸出援手的人全都升了职。

刘主簿成了刘县丞,他侄儿刘炳胜继续管着户房,同时兼任县太爷的书吏,负责起草公文。

工房主事换成李祥泰,洛媱还把瞿师傅请来工房做副职,真正技术上的事情还是应该由专业人员来管。

同时,学徒班也在县城成立了,用的是楚师爷家的房子。

被烧毁的房屋先不管,衙门只要清理出没烧毁的那几间就够用了。

招生简章也贴出去了,连同县太爷广招人才的告示,令整个苍梧县都沸腾起来。

朝廷设在苍梧县的教谕也被楚师爷收买了,洛媱没动他,给他配了个副手,完全架空了他的权利。

苍梧县未来的科举考试也会由县衙统一把关,人才选拔会有一套新制度。

至于学子们想努力考出去,洛媱也是大力支持,只是岭南开化较晚,教育还十分落后,能读书的人都不多,更别提科举考仕了。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洛媱的重心还无法放在教育上,只选出了一批识字、脑子灵活的年轻人充入县衙补缺。

让她没想到的是,来报名当学徒的人竟然很多,要不是她限制了年龄,可能还会更多。

不用拜师就能学到一门手艺,许多人家都愿意把孩子送来学,学成了也是一门谋生的手艺。

何况大家都看得出来,陆大人对手艺人十分优待。

李大勇被撤职了,捕头的位置至关重要,洛媱犹豫再三,选择了张清安。

张清安有个优点,他话少,而且武功高强,很适合领着一群散漫的衙役巡街查案。

刘冲一开始以为自己有几分机会,等知道是张清安成了他们的头,一点怨言也没有。

人家张公子,放到没出事前,是能领兵打仗的小将军,来这个破衙门带几个小杂兵,实在太屈才了。

张清安也改名了,不能再叫张清安了。

张家三兄弟商量后,一致将名字中间的“清”字改成了“思”。

海晏河清成了奢望,唯剩下心中对亲人的思念。

县衙的后宅住不下太多人,于是洛媱便在附近给张家人找了房子,房租一个月七百文,条件比县衙好多了。

张家在永固村的妻儿老小一时间还回不来,洛媱找不到正当借口接他们回来。

不过她允许张家人去探望,该完成的份额也允许他们用钱抵,如此一来,看守们也无话可说。

秋收结束,所有百姓看着收回来的谷子都愁眉苦脸。

每年交了粮税也就不剩多少了,今年这产量恐怕连税都交不上,真叫人发愁啊。

没两天,衙门贴出告示,说今年的粮税减半征收,若仍不够数的,可以先赊欠,只需要在衙门签一张以工抵债的承诺书即可。

一石激起千层浪,苍梧县的百姓还未从减税的喜悦中缓过来,就开始议论起了以工抵债的事情。

“衙门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想把大家拉去矿山挖矿?”

“那我宁愿借钱抵粮税,矿山去不得,去了就别想回来了!”

“我相信陆大人肯定不是这个意思,否则为何要将粮税减半?今年收成是不好,可税还是交得起的。”

“听说城外好几个村子都开始大面积种蔗了,还是陆大人亲口承诺的,每根蔗两文钱收,重上几亩地,未来半年的口粮就不用愁了。”

“陆大人是疯了吧,种那么多蔗做什么?那东西又不能当饭吃,还能卖给那个傻子不成?”

“呸呸!陆大人高瞻远瞩,肯定有他的用意,说不定能把蔗送进宫里当贡品呢?”

“瞎吹吧,那玩意砍下来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