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的孩子也逐渐长大了,当年在洛媱家中住过的张荔枝姐妹也到了能说人家的年纪,等上头的哥哥们娶妻,也就轮到她们了。
女孩子不比男子,她们的亲事要复杂得多。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给家里的女孩子选女婿,许多人家都要相看好几年,嫁妆更是早早准备起来,就怕她在婆家受委屈。
高学赟回来后也没有多少时间和妻子团聚,每日忙于装货点货,很快就把仓库里要卖的货物都运上船。
他这一去势必要小半年,不忍心让新婚妻子独守空房,于是带着她一起上船。
高家族人颇有微言,但珍珠本就是异域人,将她留在高家也没有能说话的人。
用洛媱的话说,既然成了亲,那夫妻就是一体,高学赟完全可以带着妻子一起做生意,如果珍珠有天赋,以后甚至可以成为高学赟的左膀右臂。
夫妻之间可以是各种关系,可以如张思羽和楚霁那样并肩作战,也可以如洛媱和楚晏这样共谋天下,当然也可以齐心创业。
所以洛媱给珍珠安排了个账房的身份,让她名正言顺地登上商船。
高家族人对洛大人言听计从,也就再无二话了。
而且他们的目光已经转向高学舟,正费心地给高学舟挑选妻室。
洛媱身边得用的年轻人很多,没成亲的也很多,都是各族想拉拢的香馍馍。
高学舟和张思安兄弟要娶妻的消息传出去,主动上门提亲的女方就很多。
王衡仲代表他妹妹亲自到张家提亲,提的是张思竹。
并非他看不上张思安,而是张思竹的年纪和他妹妹更合适些。
张思安的年纪确实偏大了些。
王家的家世无可挑剔,会与张家结亲也在众人意料之内。
而且还是嫡系嫡女,和张家也算门当户对。
张思竹对此既不同意也不反对,只说听家里人安排,只要不娶个麻烦回家就行。
结果过了两天,王家的话风变了。
王衡仲重新上张家,带着致歉的重礼,说是家妹心性跳脱,想给她物色个稳重些男子。
所以王家商讨后觉得张二公子更合适。
朝令夕改绝对是相亲市场上最令人不耻的行为。
哪怕张家刚开始很满意这桩亲事,此时也犹豫了,他们家两个男儿都是好的,哪轮得到王家挑挑拣拣?
王衡仲好话说尽,态度放得极低,却也只得到一个“考虑考虑”的答复。
他自知理亏,只能回去等消息。
“这王家还说是大世族,在亲事上竟如此轻浮,这门亲不结也罢。”张二夫人如此说道。
她要是答应下来,万一大房心里有嫌隙,反而影响了两家的关系。
大夫人却说:“先不急着拒绝,派人去打听打听再说,王家按理不该是这样的人,而且这理由也太荒唐了些。”
虽说张思安更稳重,可张思竹也不是个急躁的啊,哪有这样选人的。
张家人在永平郡人脉极广,轻易就查出了原由,得知了真相后,两房人也就释然了。
原来是那王家的姑娘看上了张思安,得知兄长要去张家提亲,她也是高兴的。
但她万万没想到,她哥竟然提的张三郎,长幼有序,她哪里想到会是这样。
可亲事已经说出去了,没有朝令夕改的道理,她只能把委屈吞进肚子里,只希望张家拒绝这门亲事。
最后还是她的丫鬟偷偷告诉了王衡仲,王衡仲得知自己乱点鸳鸯谱,懊恼的很。
他与妹妹确认过后,就提着重礼去张家重新提亲了。
此事传出去,王家必然要成为笑柄,王家族人频频上门指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