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郡守大人有令,务必击退叛贼,城中已经选出一万青壮前来支援!”衙门的的总捕头出现在邓瀛面前。
邓瀛瞥了一眼他身后带来的民兵,一万青壮年,应该是豫章县城里最强壮的一批人了。
他为了保护一个刘公子,竟然打算连豫章县的根基都毁了吗?
“他们手中没有兵器,怎么打仗?”
郡守府提供不出这么多武器,这些民兵手里拿着的都是家里带来的,有木棍,有铁铲,也有菜刀。
让一群没有武器没有经过训练的民兵上阵,简直是自寻死路。
“那就是邓将军的事情了,您才是豫章郡的郡尉大人,打仗的事,不归下官管。”
沈捕头说完就撤了,离开前看了一眼破损的城门,心道:看来还得拉些人来守城。
城外,楚家私兵正在埋锅造饭。
他们也以为破开城门后家主会一鼓作气杀进城里,没想到家主却让他们撤退一里。
“你在等他主动投降?可能吗?”楚雄这次也来了,但这次直接领军的是楚晏。
他知道自己上次犯了错,虽然家主未撤除他的军职,但他自己心中有愧。
“那就要看看在他心中谁更重要了。”
“家主,城门口增兵了,多了一万民兵。”前去打探消息的斥候回来说。
楚雄心急了,“家主,这样等也不是办法,不如趁早攻进城,万一他们集合全城之力,我们这点人根本不够。”
“不急,他们没有机会集合全城之力的。”
城里的街道上一个人也没有,大家关门闭户,全都躲在家里。
可看似平静的家宅中却传来压抑的哭声。
“怎么办?娘,大伟会不会死啊?”
家里唯一的被带走了,仿佛家里的天塌了。
“闭嘴,你就不能盼你男人好?”
大伟媳妇默默流泪,自言自语:“那些坏人死就死了,凭什么要我男人牺牲自己保护他们?”
隔壁家,大娘把藏在地窖的三个孙子孙女带出来,给他们塞了点吃的。
她大儿子也被带走了,但家里还有两个小儿子和孙子孙女。
“当家的,刚才街上听来的那些消息是真的吗?咱们那位郡守大人真的……真的干了那么多坏事?”
赵老头叹了口气,“那些事情就算有,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咱们小百姓一个,知道了又能怎样?”
“可……可老大被带走了,会不会出事啊?”
“他是去守城的,而且他们只是民兵,肯定不会上前线的,放心,只要城没破,他们就没事。
而且城破了,连我们都得死,何况是他?”
大儿媳反驳道:“公爹,我觉得不是这样的,那来的人说只要郡守大人交出一个谁就撤兵。”
“叛贼的话也能信?”
大儿媳咬了下嘴唇,看了眼紧闭的门窗,压低声音说:“我信的,爹还记得吗,去年咱家没粮,几个孩子都快饿死了,是楚家商行的掌柜赊给我们一袋米,还用一套桌椅换了一筐榛子,才让我们一家活下来的。”
“这有什么关系?”一家人都齐刷刷地看着大儿媳。
“因为现在在城外的就是楚家的人,我上个月听说,楚家在庐陵郡建了要塞,护住了无数人,在他们治下的百姓就没有饿死的。
他们之所以来包围豫章郡,是因为被郡守大人护住的那个人,之前带兵去打要塞,害死了不少人。”
赵家人惊讶地问:“这么隐秘的事,你怎么知道?”
“前几日,我去铺子还钱的时候听说的,不止我听说了,当时在场的人很多。”
楚家商行在去年闹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