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1 / 2)

池老爷高兴地答应下来,又听洛大人吩咐说:“转告所有人,这批棉衣是要给为国戍边的将士们穿的,谁都不许私自截留,不许偷工减料,否则定不轻饶!”

有些人天生就爱占小便宜,如果偷偷藏起来一部分棉花,或者以次充好,她也不可能每件衣服拆开来检查。

“大人放心,这也算是我池家的生意,老夫绝不会让这种事发生。”池老爷严肃地承诺道。

张思羽见池震出门时擦了一把汗,默默笑了下。

他上前低声说:“沈郡守派季将军率领一万府军绕道入零陵郡平叛,要塞那边还是城防军在守着。”

洛媱看到楚晏送来的消息后,就猜到苍梧郡会是这样的安排。

趁这个时候去零陵郡平叛是最好的时机。

“要塞虽然坚固,但人手也不能太少,你亲自带五千府军过去,正好拿正义军练兵。

都是你一手带出来的兵,他们都听你的,这次机会难得,和他们在山里玩玩,别一下子玩死了。”

张思羽忍不住笑出声,“那正义军要倒霉了,他们以为躲在山里就万事大吉,不知我们的士兵最擅长的就是丛林战了。”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岭南山多,以后如果离开岭南,训练方式还是要做调整,可惜我们没足够的战马,否则可以训练出一支骑兵,那才是真正的精锐。”

张思羽为想要骑兵,但是岭南这里别说没马,就是有马,士兵们从未接触过马匹,想练成骑兵也难。

塞外民族为什么勇猛无敌,因为他们不仅身强体壮,而且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就是普通百姓也比岭南的士兵强。

要想战胜他们,就得付出更多的人命。

洛媱知道,练兵的事情没有一蹴而就的,得慢慢来,与其肖想得不到的骑兵,不如先训练出一支水军,将来或许有大用。

她给刘县令写信,听说王信冬也在练兵,而且人数还不少,想必不会拒绝多练一支水军。

“你今日就出发,路过封川县时把这封信交给刘县令,顺便打探一下封川县如今的情况。”

“是。”

张思羽走出府衙时还在想,洛大人在意封川县的什么事?

难道大人对王信冬带人离开一事耿耿于怀?

在衙门口看到抓着一名犯人进来的楚霁,张思羽停下脚步,问:“楚捕头,可愿意随本将军出征?”

楚霁如今是张思安手底下的第一大捕头,武功高,能力强,被当地百姓称为楚神探。

但她这么好的武艺,留在府衙当个捕头有些可惜了,不如纵横沙场。

楚霁惊讶地问:“我也能去?”

“只是对付一群杂牌军,只要你不怕,当然可以。”

“好,我去!”楚霁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第三百二十七章 下山

林雄拿着望远镜观察了好一会儿,对手藏在茂密的山林里,看不清人数,每日只能通过飘起的炊烟推断人数。

“这群龟孙子,还真有耐心,都过去这么多天了还不下山。”百夫长郭裴和一群士兵凑一起烤竹鼠吃。

他们伙食一直不错,不过这么多人天天守着这小小的要塞也无趣的很,大家便四处找乐子,抓鱼的,打鸟的,打猎的都有。

“好像有些不对劲。”林雄皱着眉说。

徐文才嘴里叼着一只烤鸟,走过去看了一眼,听林雄说:“我们观察了几天,从树林偶尔晃动的人影到炊烟推测他们的人数和位置,可是这好几天了,位置一点没挪动过,可能吗?”

“说不定他们是不熟悉地形不敢乱跑呢?”

“换你在山里,会天天窝在同一个地方?他们从外地来,粮食肯定有限,肯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