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抓了当劳力的街坊邻居们也不生气,反而好奇地问:“官爷,这灯笼做什么用的?”
刘冲这几日走路带风,隐隐觉得自己将要取代李捕头的位置,大声囔囔:“灯笼不就是灯笼,做什么用的你不知道啊?”
“不是,这么多灯笼挂出来总有个用处吧?上元节也没到啊!”
“少管,陆大人觉得这样好看,喜庆!”
原来是县令大人的意思,百姓们私下偷偷议论,说这位县太爷就喜欢花里胡哨的东西,竟整着不实用的。
到别说,这些灯笼挂上去,整条街氛围就不一样了,等夜里点上灯油,那画面一定很美。
苍梧县历年也没这么整过。
“这得烧掉多少灯油啊?还有这些纸,老贵了吧?”一位大娘小声抱怨道。
“别看咱们县衙穷,当官的可不穷,新来的县太爷能是个穷人?”
“这些读书人啊,眼里可看不到我们这些老百姓。”
很快,一条街的灯笼就挂好了,各式各样,即使不点灯也好看,吸引来了许多孩童在街上跑。
渐渐的,有少年人闻风而来,女孩们喜欢各种花灯动物灯,男孩们则喜欢那些画着美人的八角灯。
这条街本就是商业街,商铺的掌柜头一回见街上来了这么多人,使劲吆喝,生意都比平时好了几倍。
街头最大的酒楼就是楚氏的,楚晏一早就坐在窗边喝茶,看着这条街起死回生,似乎明白了一些那姑娘的用意。
第三十二章 中秋(下)
苍梧县太死气沉沉了,甚至整个岭南都是如此,官府也从来不会为百姓办什么实事。
那女子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搞这一出,至少比历任县令强。
“你说,她从哪弄来的钱?”
楚晏敢肯定,洛家母女被流放过来肯定身无分文,难道是陆夫人给的?
不可能!那小妇人可不像是大方的性子,而且她们应该还没那么熟。
“会不会是县衙还有余钱?”雷鹏猜测道。
“哼,楚彧那老东西贪财好色,县衙那点底子早被他掏干净了,能留给新来的县令?”
洛媱确实没钱,衙门账上也没钱。
可她为什么第一天上班就查账呢?当然是为了找漏洞的。
经过他们几天几夜地核查,一共查出了十三处错漏,账上少了三百八十两,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账等待核实。
“赵县丞,刘主簿,两位可以重新把账本核一遍,看看这三百八十两是不是少了。”洛媱把自制的表格给他们看,一目了然。
“大人,这……一点纰漏在所难免,是下官的疏忽。”赵县丞管账,刘主簿管户籍,这责任自然由赵县丞背。
洛媱扇子一收,十分干脆地说:“小事而已,发现了纰漏补上就行,落日前,赵县丞把这三百八十两补回来就一笔勾销了。”
眼看赵县丞两鬓冒出了汗,洛媱继续说:“至于膳堂那边的账务问题,咱们明日再好好讨论。”
洛媱起身对他们笑道:“今日街上热闹,几位下衙后记得也去看看,本官最喜欢热闹了。”
她都开口了,当下属的当然应承下来。
官大一级压死人,目前为止,洛媱在苍梧县可以横着走。
除了……楚师爷。
“大人留步!”楚师爷一个健步拦在了洛媱面前。
“师爷来的正好,与本官一起出门逛逛如何?”洛媱也不管他同不同意,拉着他就走。
衙门被修缮后显得干净多了,大门和牌匾都换了新的,起码不那么寒碜了。
洛媱领着楚师爷在街上闲逛,碰到什么人都问候两句。
“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