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1 / 2)

何况人家出身名门,父亲身居高位,他来岭南就是玩的,随时都能回去。

这一年冬,苍梧郡上上下下都在忙。

甘蔗收完之后,百姓聚集到县城里做工,泥水瓦匠、木工铁匠,总有一个适合的岗位。

岭南的冬季是湿冷,地不会冻上,不影响建设,众人热火朝天地忙碌到小年,工程才暂停下来。

外地的商人渐渐离去,等过完年,他们把货卖完,肯定还要再来。

苍梧县的营商环境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

在这里商人很安全,买卖货物的契约办理的非常顺利,没有故意刁难的小官,没有私下受贿的小吏,流程透明,甚至为了加快速度,官员还会带上东西直接到现场办理文书。

反正他们就没见过如此亲民的官府。

洛媱一直给大家灌输,你们精简流程,不是在帮别人,而是在帮自己。

干少的活,完成更多的事情,赚更多的钱,何乐而不为?

大家一开始不太懂,等过年的奖励发到手,一个个就明白陆大人的意思了。

百姓们种地能获取粮食,但官府收取的粮税是固定的,不会轻易变动。

可商贾们带来的经济效益却是非常直观的,衙门今年的进账夸张到吓人,许多官员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

陈通判一直留在苍梧县,是亲眼看着苍梧县的繁华与热闹,陆大人似乎有用不完的点子,总能让这座县城活跃起来。

例如,他在冬至日给全城百姓免费送汤圆,甜甜的汤圆虏获了许多外地商户的心,白糖的订单甚至谈到了明年。

再比如,他在小年这天,召集全城学子给百姓写春联,一副春联才一文钱,有的书生甚至不收费,免费送,引得百姓们排着长龙来要春联。

这是陈通判见过的,最亲民,最没有距离感的县官。

第一百九十五章 楚氏楚郴

县衙隔壁开始动工了,官员们进进出出都要往那边看一眼。

光是打地基就用了快十天的时间,直到衙门封印开始放年假,那边的工程也才停了下来。

“看楚家这府邸规模,恐怕是想把整个家族迁移过来吧?”

“苍梧县又要恢复往日的繁华了吗?楚氏家族里里外外加起来足有好几百人吧?”

“少了,听说加上仆从有上千人,在交趾郡的楚氏老宅建成了一座坞堡,否则你以为楚家的影响力从何而来?”

“朝廷不是不允许楚家养私兵吗?”

“人家也没养啊,坞堡可没说不让建,楚氏子弟自小学文习武,最出名的四雅公子文武双全,想必人人皆可持枪上阵,不会再发生当年那样的事情。”

“嘘……当年的事不可再提,楚家眼看是要起来了,但再如何也只是大一点的世族罢了。”

楚氏宗祠里,楚隽今年依然代替兄长行祭祀礼。

楚家的祭祀比别家更复杂一些,沿袭了部分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从头到尾要整整一天时间。

楚隽九跪九拜之后,抬头看着祖宗们的牌位,心中突然有了个想法:如果整个岭南都按苍梧县的管理模式来治理,是否会有完全不同的情景?

祭祀过后,族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楚隽,现如今也学你大哥了,一年到头竟然不着家,你去哪儿了?”楚箫虎着脸问。

楚隽与二叔感情不错,只要不夹在二叔和兄长之间,他向来是很尊敬长辈的。

“侄儿在外游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侄儿想到处看看。”

“呵,你们兄弟二人过得可真自在啊,我们这些老家伙是走不动了。”楚箫今日没见到楚晏,心中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火气,只能找楚隽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