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1 / 2)

五年时间,如果他们脱颖而出,官府会承担他们之后所有的学费,让他们继续求学,一路过关斩将,登科入仕,光耀门楣!”

洛媱说到这里时,百姓们真正激动起来,谁不想改换门庭,成为官身呢?

士农工商,士永远是高高在上的。

洛媱停顿了一下,突然泄了气似地说:“但本官不敢保证,本官将来若不在苍梧县了,下一任县令是否能遵守此约定,大家回去想想吧,愿意的话便把孩子送来。”

气氛一时凝滞下来。

所有百姓都意识到:陆大人不会一辈子都在苍梧县当个小小县令。

他年轻、俊朗、才华与能力一样不缺,迟早是要飞黄腾达的。

“若是谁家愿意将女孩送去学堂的,本官会单独开设一个女子班,请女夫子教学。”

普通百姓十岁以下的孩子,其实没什么性别之分,村子里都是放养的。

但女子为何要读书?

洛媱从这些大老爷们脸上看出了不以为然和冷漠,心中很不是滋味。

在这个时代,女性过得比男性艰难太多了。

她要不是披上了这身官服,也不知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

刘县丞怕她答应的越来越多,赶紧提醒她:“大人,吉时到了,该揭牌了。”

新衙门的牌匾上覆着红布,洛媱走过去轻轻一扯,崭新的“苍梧县衙”四个大字展露人前。

人群中有个小男孩扯住父亲的手哀求道:“阿爹,我想去读书,我想像陆大人一样当官,想写出这么好看的字!”

“好,没问题,但如果你不好好学,回家我可要揍你的!”

“谢谢阿爹!”男孩露出灿烂幸福的笑容。

这一刻,这位父亲似乎体会到了一点陆大人所说的父子之爱,为人父者,这点小小的要求为何不满足孩子呢?

官府在门口派发喜糖,孩子们高兴地抓着糖将今日之事传遍全城。

洛媱走进新衙门,领着众位官员给孔夫子像上香。

大梁信丰儒教,孔夫子几乎是每个学子年年要拜的。

虽说小说背景是架空的,但道、佛、儒教的思想也是存在的。

天子以仁治国,本是百姓的福祉,可君王却做不到仁义二字。

仪式搞完也就中午了,县衙邀请了全县的官员小吏,连村长都有一席之位。

楚晏算是特例,像他这样被邀请来的乡绅并不多,安排的还是主桌,待遇非常高了。

“大哥,请跟我来。”楚隽小声说。

许主簿只是个代理主簿,没有官身,但他如今在县衙已经是人人称颂的有为青年了。

洛媱一开始连工资都没给,后来实在觉得自己像剥削劳动人民的资本家,便还是给了他月俸,奖励也一点没少。

如今,这位有为青年已经准备在苍梧县买房了,准备搬出兄长的别院。

楚晏见他黑了许多,装扮也不如从前精致,可双眸却极有光彩,便知他过得不错。

“藏好你的小尾巴,否则你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楚晏轻声交代。

楚隽笑了笑,把人送到主桌坐下,再去招呼客人。

今日陆大人是主人,楚隽和刘县丞负责待客。

平日里大家论身份高低,今日欢聚一堂,便少了些尊卑规矩。

县衙如今有钱,待客的规格便提高了几个档次。

洛媱也借此机会犒劳下属,尤其是各村镇的村长里长,这一年来没少听她使唤。

但大家都跟着赚到了钱,不说富裕,起码这一年没挨饿,否则以这两年的天气,饥荒是难免的。

“临贺县县令贺礼到!”

正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