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1 / 2)

政令还未下达,这消息便如一阵风似的刮遍了苍梧郡。

这里头有洛媱的功劳,她让人散布的消息,一方面是给各县官府施压,另一方面也是安抚人心。

去过封川县后,她看到了满大街的流浪汉,卖儿卖女更是不计其数。

照这个势头下去,再不赈灾,下个月就要发生饿死人的事情了。

如果官府无存粮,那她只能闭上眼睛当做没看到这副惨状。

可明明粮仓里有粮,当官的却没想过要开仓放粮,任由境内百姓活活饿死,这是洛媱无法接受的。

郡守府开仓放粮这一日,洛媱命人做了万民伞,就立在粮仓边上。

常松林站在队伍面前,高声说:“乡亲们,郡守大人力排众议,坚持打开粮仓放粮。

梁大人如今已经是工部侍郎,不久之后就要离开岭南。

可他舍不得苍梧郡的百姓,舍不得大家,更看不得大家挨饿,宁愿顶着骂名也要开仓放粮。

整个岭南都还欠着朝廷的税粮,去年也是梁大人签了承诺书,将粮税压到最低,否则苍梧郡今年要饿死的人会更多 。

乡亲们,梁大人本可以一走了之,苍梧郡的百姓是死是活已经与他无关,可他心慈,不愿见到有饿死的百姓,他如此作为,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全凭一片善心。

试问,这样的郡守大人算得上好官吗?”

一袋一袋的粮食被搬出来,许多人已经开始吞口水。

长时间的饥饿让他们头晕眼花,见到粮食恨不得冲上去抢。

但粮仓前站满了拿着武器的士兵,理智让他们不敢动作。

他们不知道这位啰嗦的官员为何要说这些,但只要给他们粮食,给他们活路,无论什么大人都是好官!

“梁大人爱民如子,是青天大老爷啊!”人群中有人高喊道。

其余人有样学样,也跟着喊:“青天大老爷!……”

队伍排得老长老长,后头的百姓压根听不到常松林的话,但“青天大老爷”这几个字却一传十十传百,如浪潮传递了下去。

声音振天,梁郡守红了眼眶。

想他当了几十年的官,却愧对这个称呼,若不是陆肇章的安排,他一辈子都听不到这样的称赞。

胡郡丞等人都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有人佩服梁郡守的算计,有人骂他虚伪。

但无论如何,今日领到粮食的百姓是真心高兴的。

排在前面的百姓是常松林安排的,在领粮之前,在万民伞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

不会写字的,便在伞上按了手掌印。

后头的百姓不明白为何要这么做,更不知道什么是万民伞,只以为是官府发粮的手续,便也跟着签名或者按手印。

封川县城的百姓不到一万也有九千了,很快,万民伞上便按满了手印,大大小小,凌乱而沉重。

各县城也陆续放粮,在舆论的作用下,全郡百姓都知道,这次赈灾是郡守大人顶着极大的压力下的命令。

这粮食是能活命的,谁会不感恩呢?

苍梧郡做了表率,岭南其他郡县也陆续效仿,就是有那实在不想管百姓死活的官员,也被逼的不得不开仓。

因为饥饿的百姓不仅包围了官府,有的甚至找到了粮仓所在的位置,眼巴巴地守着粮仓。

没人能在这种压力下坚持不开仓,否则饥饿的百姓恐怕会攻占了县衙。

苍梧县的赈灾更简单些。

原本苍梧县的百姓去年交的粮税就比其他县少,加上洛媱提前消耗了官府的存粮,百姓家中虽然艰难,但也没到饿死的程度。

不过借着这次机会,洛媱还是将粮食发了下去,之前欠大家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