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 / 2)

“我不走,陆大人帮我找到了婆娘,她现在在水磨坊,一身病痛,我好好干,到时候求陆大人先释放我家婆娘,我们以后就在苍梧县定居了。”一名老实的中年男人说道。

能在多年后和妻子重逢,他此生已经无所求了。

有不少是他相似经历的,找到了个别亲人,为了这些亲人,他们也不会轻易离开的。

“徐大哥,你真的要去琼崖郡?听说那里可荒凉了,你们这一去好几年,兄弟们会想你的。”

徐三思安抚众人:“如果你们想去,等下回陆大人招人的时候你们可以毛遂自荐,我们第一批人过去是吃苦的,你们后来者只要享福就行了。”

“徐大哥真会开玩笑,不过是换个地方替陆大人干活而已,哪来的福享?”大家干了这许久,起初还觉得比山上的日子舒坦。

可日子久了,他们又不能随意出去,这日子跟坐牢也没什么区别。

人都是向往自由的,尤其是对于他们这些原本性情就比较浮躁的逃犯而言。

徐三思知道的比他们多些,陆大人不仅是让他们过去建琉璃坊,之后应该还会招部曲,属于他的私人部曲,而不是县衙的衙役。

看看如今的苍梧县,谁敢说陆大人是个没本事的?

有本事的人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能吸引人忠心相随的,徐三思不想做漂泊不定的蜉蝣,他想抱上陆大人的大腿。

此时尽心尽力为陆大人办事,将来他就能站在陆大人身边。

而且他知道苍梧县很快就会招兵买马,张家的张思羽一定会是总兵,他如今和这里的人打成一片,将来招兵也肯定会优先考虑这里的人。

那他们摇身一变,就能从罪犯变成军人,这种好事上哪找?

只是这些话他不好明说,只希望大家能听得懂他的暗示。

翌日,徐三思早早就带着兄弟离开了工厂,还带走了整整十车的水泥原料。

砖块在哪都能烧,但水泥的材料恐怕更不好找,洛媱便让第一批过去的人顺带了些材料。

一行人穿过永平郡,到达合浦郡的隋康,这里已经是大梁的最南端,出门就能看到大海。

而在大海的另一端,就是他们的目的地琼崖郡。

张思竹带着他们登上早就备好的船只,度过一道海峡便抵达了颜卢。

一上岸,有当地部落首领亲自迎接,张思竹给他们带来了十几条船,这是当地居民最需要的东西。

而张思竹也用这十几条船换到了一大块土地,这里一面临海一面靠山,要沙有沙,要矿有矿,绝对是一块风水宝地。

连跟着来的殷掌柜都感慨道:“这里的土地是真便宜啊,难怪陆大人会另辟蹊径,选择在这里建琉璃坊。”

张思竹一直跟着殷掌柜学习,对他老人家格外尊重,“大掌柜帮忙看看,作坊建在哪里合适,这附近一带没有住户,当地的百姓都住在山的另一侧,这里与外界的通道只有一条,私密性很好。”

“除了防人,我们还得防海上的风暴,琼崖郡风大,尤其到了夏季,一场飓风可能毁掉所有,所以最好还是不要离海边太近。”

张思竹没见过海上的风暴,不过有所耳闻。他原先还想,离海岸近一些,不仅运沙方便,要将成品运回去也方便。

如今他果断放弃了这个想法,带着人继续往内陆走。

洛媱正在翻看张思羽送上来的名册,这是她让张思羽根据那群逃犯制定的个人详细清册。

这里不仅记录了他们每个人的来历,还有他们的族人以及性格特点,她要用这些人,总要先摸清他们的底细。

张思羽一直在做这件事,也终于交给她一份答卷。

“你觉得孔维和谭盛林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