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1 / 2)

他掀开马车的帘子,准备下来给安怀道行礼。

安怀道大惊, 道:“使不得!使不得!掌印还是在里面歇着吧。外面嘈杂, 扰了清静, 就不必下来了。”

安怀道这样一说,徐纾言就没动了。他本来也就是出于礼貌, 装装样子罢了。

乔昭在一旁的马上。

他们这次来润安,除了乔昭和徐纾言两人,还有徐霁徐淮以及丫鬟小厮等贴身伺候的人。

“知府大人不必如此谨慎,我等一行人来润安,皆是因为久闻大名,想要见识一二。今日到了润安,不禁感叹润安真是人杰地灵,让人流连忘返。这少不了安知府的治理。”乔昭笑言道。

安怀道这才看见旁边这位骑t在马上意气风发的女子,这一瞧可不得了。这人腰上挂着昌敬侯府的令牌,虽然穿着低调,但那料子可不是普通富贵人家用得起的,这通身的气质,非比寻常。

安怀道连忙上前,行礼道:“谬赞谬赞,润安本就是一块璞玉,我只是简单雕琢琢一番而已,谈不上多大的功劳。”

随后安怀道有些小心问道:“敢问您是?”

乔昭翻身下马,回礼道:“晚生乔昭。”

“姓乔......”安怀道沉思片刻,突然想起什么,惊道,“莫非你是乔元帅的......”

“正是家父。”乔昭平和道。

这下安怀道坐不住了,一脸来了两个大人物。就连跟在马车后面的侍卫奴婢,看着都有些名堂,这一行人可都不寻常。

他忙将几人请到府上,设宴款待,礼数周全。

包括后面,乔昭他们定居在润安,每逢佳节,喜庆的日子,安怀道都会请他们二人到府上一聚,十足的殷勤模样。

在润安的这五年里,没有了朝廷的纷纷扰扰,徐纾言的身体好了些。

两人几乎是时时刻刻都在一起。

徐纾言倒是对这种相处模式欣然接受,甚至可以说是心安满足。毕竟他对于别的事情几乎没有兴趣,除了乔昭。

但是乔昭觉得这样有些不妥。

于是他们办了私塾。收的孩子没有几个,全是家里贫困,读不起书的孩子。

这个私塾除了乔昭和徐纾言,还请了几位教书先生来。在课程上,有四书五经这类理论课,也有骑马射箭之类的武学课。

学生会从这些课程中选出自己擅长的,有侧重的学习和发展。

都是半大的孩子,原本是生性爱玩闹的年纪。他们在乔昭面前皮得厉害,尤其是熟了之后,跟猴似的活泼好动。但在徐纾言面前就安静许多,活像是拔了毛的鹌鹑,不敢造次。

这样的时光,虽然没有太多的起伏,有些平淡。但是于乔昭和徐纾言而言,闲适安逸,无忧无虑,两人都挺知足的。

......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在润安的这五年里,乔昭和徐纾言很明显的就是感受得到,政策的改变。

首先就是科举制度的改革。在传统的考试项目中,增添了武学,医学,工学等科目,培养专门的人才。

这部分程度上减弱了北齐重文的弊端,让更多能人异士能够施展抱负,为北齐朝堂注入新鲜的血液。

其次就是在税收方面,之前几年的战火纷飞,虽然胜利,但是北齐仍旧元气大伤,百姓需要休养生息。顾昀之下令降低税收,对于年老体弱者免除税收等措施。

最后就是对于贪官污吏的整治,这一举动直接触碰了很多人的利益,施行起来遇到重重阻碍。但是顾昀之是铁了心要根除沉痼,死磕到底。

顾昀之所做的这些变革之事,远在千里之外的乔昭和徐纾言都能切身的感受到,那说明变法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