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1 / 2)

今日上朝, 又有群臣进谏,望皇上放了乔愈年。

顾昀之其实已经有了放人之心,徐纾言的敲打, 已然让他清醒。再加上朝臣激烈的反应,让顾昀之越发犹豫。

他本来想着,褫夺乔愈年封号, 营造其在大牢中畏罪自杀的假象。又忌惮乔昭借着乔愈年的影响力谋反,准备将乔昭贬为庶人, 以此永绝后患。

顾昀之虽然没有出面, 但是那日跪在倾盆大雨中的朝臣, 顾昀之可是一清二楚。文武百官,大的小的,几乎大半的人都跪在的了外面。

恐怖如斯。

顾昀之依然忌惮乔愈年,他之所以妥协, 并不是说怕了乔愈年造反如何。

而是徐纾言所说的,太后未除,若是吕司控制不住定北军。恰逢太后有所动作, 那顾昀之将变得十分被动。

这样看,顾昀之并不是伟岸光明的君主形象,相反, 他卑劣无耻,卸磨杀驴。他并不担心杀了乔愈年会寒了忠臣的心,他只担心杀了乔愈年, 会影响到自己的地位。

顾昀之犹豫了, 只是碍于情面上有些过不去。毕竟人是他不声不响的抓的, 现在闹得人尽皆知,又没有理由的将人放了。

岂不是视天家威严为儿戏?

所以他拖沓着, 现在乔愈年还关在大牢里。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朝堂上,金碧辉煌,宝座高耸。顾昀之坐在金雕龙木椅上。有些疲惫的揉着眉心,他眼下青黑,很明显已经有几日没有睡好了。

群臣手持朝芴,庄严肃穆的站立在朝堂上。

殿内一片安静,却又似风云翻滚,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臣有一事须闻奏。”朝堂上,宋景洵站了出来。

宋景洵眉眼俊俏雅致,神情中带着严肃。从文官的队列中站了出来。

徐纾言站在顾昀之身旁,他微微抬眼看向了宋景洵,眼神中满是冰冷。

乔昭现在还在掌印府里。徐纾言给乔昭下了迷香t,他知晓乔昭会因此大发雷霆,甚至本就薄弱的关系,可能会因为他的举动彻底破裂。

但是徐纾言当时脑子滑向黑暗,已经想不到别的办法了。

他太了解乔昭。

乔昭是强硬的,若是她不愿做的事情。就算是拿刀架在她的脖子上,她都不可能会妥协。就像做的那个梦,许多人围在徐纾言周围,他们悉悉索索的声音,无穷无尽。

他们说:没人逼迫的了她。

但徐纾言不信。

他不信乔昭对他的喜欢是假的。

那些生死相随,毫不犹豫。那些日夜坚守,只为心安。那些愁眉泪眼,潸然泪下。怎么可能是假的呢?

所以哪怕乔昭真的结婚了又如何,她的爱是真的。

徐纾言只是绝望。

是那种犹如鱼刺卡在喉间,虽不致死,却又无论如何都无法忽略的绝望。

因为他深知乔昭的为人。乔昭是一个负责的人,无论是真情还是假意,只要宋景洵和乔昭成婚,乔昭就会对他负责。

他们会永远的相携在一起,即使乔昭不爱宋景洵,仍然会对他相敬如宾。这是徐纾言再如何缠着乔昭的身心,都没办法插入的关系。

虽然不似恋人般浓烈炽热,却该死的坚固牢靠。

这是徐纾言无论如何都没办法接受的。他确实是一个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人。

所以他将乔昭藏了起来。

......

“乔元帅守卫北齐之国门,面对敌军英勇无畏,战功彪炳。忠君报国,不负北齐百姓。怎会是那等通敌叛国之人,望皇上明察,还乔元帅之清白。”

宋景洵从文官的行列中站了出来,如风中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