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1 / 2)

乔愈年在朝堂上很少招惹是非,再加上他又有赫赫军功在身。在朝堂上人缘是极好的。

风刮得越发大,呼啸声震耳欲聋,令人胆战心惊。狂风怒吼,吹得人衣衫掠起,天色阴沉,显得跪在地上的身影十分渺小。

有几个太监,在一旁好声劝道:“各位大人还是回吧,皇上说了今日不见任何人。这眼瞧着要下雨,各位大人还是回去避雨吧,何苦跪在这里!”

“一忠而耳,百辱不辞。微臣知晓皇上不愿听,但是臣仍要说!乔元帅并非那通敌叛国之人,望皇上明辨是非,勿要听信奸人之言,寒忠臣之心。”

宋景洵跪在风中,脊背挺直,犹如那青青翠竹,不惧风吹雨打。他眉眼清俊,面色凝重,义正言辞。风将他的声音传得很远。

“乔元帅定然不是那通敌叛国之人!麻烦公公通通情,替我们传句话。”郑冬青跪在一旁,恳求道。他面色冷肃,跪着的身影不动如山。

“麻烦公公通传一声,让皇上见我们一面。”后面的大臣纷纷道。

“您这是......不是我t不帮,实在是皇上说了不见人,奴才也是没法子啊!大人还是回吧,这眼瞧着要变天了。”

太监苦口婆心劝道,他何尝没动侧影之心。但这是上面的人在斗法,他一个当奴才的,哪里轮得上他插嘴,也是有心无力啊。

看着远处跪着的人,徐纾言脸色沉得吓人,心中的怒气不断上涨。

徐纾言到了勤政殿门口,高少监连忙上前,道:“掌印。”

他话还没说完,就看到徐纾言面色阴沉,风雨欲来。徐纾言紧抿着唇,径直走上前,一把推开勤政殿的大门。

看着徐纾言带着怒气的背影,高少监话到嘴边都咽了下去。虽然皇上不让别人进去,但是掌印算不得别人。

见徐纾言走了进去,高少监将门轻轻阖上,摸了摸鼻子,站在门外。

还是别进去掺和吧,吓人的很。

......

顾昀之听见没开的声音,放下手里的书,好整以暇道:“掌印来了。”

他似乎不惊讶徐纾言的擅闯,也没有怪罪。

“为什么将乔愈年抓起来?皇上可知外面有多少大臣跪着为乔愈年求情。乔愈年平定西戎,战功赫赫。皇上这般无缘无故将人抓起来,只会寒了群臣的心。”

徐纾言面色紧绷,直直的盯着顾昀之,眉眼间都是锋利。

“不是无缘无故,他通敌叛国,六年前与西戎一战,牺牲了那么多北齐将士。他合该被抓起来,朕又怎么寒了群臣的心?”顾昀之嘴角勾起一抹古怪的笑。

“通敌叛国?”徐纾言反问道。

“你说乔愈年通敌叛国?”似乎觉得不可置信,徐纾言看着顾昀之脸上挂着的笑。觉得有些陌生,他确实在不知不觉间变了许多。

徐纾言神情越发复杂。

顾昀之挑了挑眉,不置可否,道:“朕正准备写圣旨,掌印来看看朕提的旨是否合理。”

徐纾言走进一步,垂眸瞥了一眼上面的字。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国家安定,百姓安宁,皆因臣民忠心耿耿。然朕观乔愈年,竟与外敌勾结。西戎一战,北齐众多将士,莫不身死。乔愈年图谋不轨,实属大逆不道。即剥夺其一切职务与封号,打入天牢,待秋后问斩。钦此。

徐纾言站在桌前,与顾昀之对峙,气氛凝滞紧张。

“你明知道,乔愈年并没有做这些事。如今在他身上加些莫须有的罪名,想要置他于死地?”徐纾言垂落的手握紧,问道。

“做没做并不重要,总要给个罪名,否则师出无名,受人诟病。”顾昀之道。

“不受人诟病?你可知外面跪了多少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