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她插不上手,也只能全力避免后者了。
姜静行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楚,不由的多想,进而产生了另一个担忧。
他们这些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将来又该何去何从。
君王既然有意收拢大权,想要进一步巩固皇权,恐怕下一步就是剑指朝中权臣,收拢臣子手中的权柄,比如有个皇子外孙的左丞相李伯同,或是她这个当朝大将军。
左相李伯同虽然也姓李,但他这个李和太后身后的李家没什么关系。
太后生前倒是很想和这位门生满天下的丞相攀一攀亲戚,据说还跟武德帝提议过,只不过被李伯同这个老狐狸给拒绝了。
当时太后还没有去世,又多次违制加封娘家,连不成器的侄子都成功尚了公主。
那几年,正是李家和一干附庸官员在朝中兴风作浪的时候。
即便是今日,李家已不复昔日的荣华,全族都受到了武德帝的冷落,李二这个纨绔子弟依旧敢众目睽睽下当街打人,可以想见当年李家的气焰是何等嚣张,让人侧目一时。
朝中官员对此多有不满,但碍于武德帝的孝顺名声,也忌惮李家毕竟是皇亲国戚,不敢多加指责。
因此李伯同严词拒绝太后示好的举动,使得朝中清流大臣们交口称赞,说他清流坦荡,堪为文臣之首,李伯同因此名声更甚。
没立国之前,武德帝帐下的文臣们就隐隐分为几派,世家出身的臣子看不上寒门子弟,南北方的臣子之间也偶有争斗。
武将这边,魏国公一直都是执牛耳者,只是这些年魏国公身体不好,家中子侄也都不及姜静行来的出众,导致现今朝中功勋武将隐隐以她为首。
姜静行熟知武德帝的心思,也许在他看来,皇子们争权夺位还不足为惧,倒是朝中党争顽疾更为重要。
急流勇退是个好办法,可先不说系统允不允许她退,恐怕就连武德帝都不允许她退,否则又怎么会让三王郊迎。
第027章 第 27 章
拿着兵权的京卫指挥使是个好位置, 若是早几年,或是新君已立,一切尘埃落定之后, 坐在这位置上的人自然会被看做是皇帝的心腹。
可在这个皇子们已经长成,马上就开始要争权夺位的时期, 掌控着上京城周围兵马的京卫指挥使就成了一个烫手山芋!
姜静行不禁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
“靖国公在想些什么?”陆执徐见姜静行一直盯着自己敞开的衣衫, 心中不禁羞恼更甚。
本来两个人都是男人, 被看一眼也没什么, 更何况他身边伺候的宫婢也见过他衣衫半敞,可在姜静行目光的注视下,陆执徐觉得格外不自在,姜静行和他父皇那些事更是让他如鲠在喉。
也因为这份不自在, 他匆匆用潮湿的纱布擦拭自己几处大穴后, 就伸手拉上了衣襟, 将自己遮的严严实实。
刚刚服下的药有凝神静气的效用,这会儿药性发作, 陆执徐头脑也冷静下来, 开始思考如何为这件事收尾。
可还没等他开口揭过此事,姜静行倒是先一步告辞了。
“夜色已深, 臣家人还在府中等着臣回去, 想来殿下酒也醒了, 那臣就先告退了。”说完, 姜静行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只是走到门口, 又道:“殿下今日出手相助, 臣不胜感激。醉酒伤身,殿下可要惜身爱己, 若是误了明日早朝,陛下可要迁怒本公了。”
陆执徐当然明白这番话什么意思,是在警告他注意身份:一位皇子,一位手握重兵的将军。
两人偶然遇见,一方出手相助,一方出面致谢,还算说的过去,若是为了别的,大可不必。
陆执徐面容微冷:“国公多虑了,也许在父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