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姜静行陪着,她心里安定不少,也不觉得周围的景色可怕了,安安稳稳地走回了屋里。
等用完晚膳,姜静行屏退了身边下人,说起今日京里都发生了何事,待听到端王被圈禁,两府被抄家后,姜绾蹙眉不语,姜璇却好一阵心惊胆战,等平复好了心情,也随之愁眉不展。
她看了一眼姜绾的神情,见她面无异色,便对着姜静行叹道:“朴家嫂子还不知这事,那玲儿的婚事可怎么办,若是胡家落了罪,难不成还要玲儿嫁过去吃苦吗,何况……”
她欲言又止,何况还有个胡绮楠在。
她倒是不介意家里多口人吃饭,可嫁人和娶妻终究不一样。
姜静行神色淡淡,招手让姜绾来自己身边,“绾儿你来。”
姜绾不解:“父亲?”
姜静行问她:“你怎么想的?”
姜璇也随之看向姜绾,小姑娘抿了抿唇,思忖半晌才启唇道:“还是让表姐她自己选吧。胡家和父亲的婚事已不作数,且是魏国公亲口为女儿退了父亲这门婚,却偏偏只字未提孙儿的婚事,便是放任自如的意思,不管表姐嫁与不嫁,胡家都不会说什么。”
姜静行满意地颔首。
姜璇还有些迟疑,但见姜静行点头了,便不再多说什么,她也累了一天,便起身回屋歇着了,姜绾见父亲神色倦怠,也行礼告退回屋去抄写经书,便只余姜静行坐在屋里静思。
姜静行目光若有若无地落在腰间玉佩上,微不可闻地叹了口气。
没错,趁着陆执徐失神,她把那块被自己送出去的玉佩又拿回来了,如果日后小皇子不来找她要,那就是默认两个人合好了。
月娘大祭第二日也就这么过去了。
第157章 第 157 章
时间来到九月二十一这日, 今日是朴月璇尾祭,姜静行决定次日再回京。
一是夜间山路难行,她怕出什么意外, 二是此时的上京城正值风急雨晦,她不欲蹚趟浑水湿了鞋袜。
从当年太后宫宴陷害章皇后算起, 武德帝接二连三地打压外戚, 又设法削弱相权, 想要收拢君权的心思已然放到了明面上, 那她作为心腹臣子,自当识趣些才好。
况且山中岁月漫长,景色颇佳,姜静行也乐的自在。
而就在她不在京中的这几日, 上京城确是发生了不少事。
头一件便是武德帝以病推脱早朝, 一应政务只需各府衙呈报至中书省。
其次便是端王谋逆案要如何收尾了。
都道雪中送炭难, 锦上添花易,却不知落井下石更为容易。
端王府和长恩侯府一倒, 各式弹劾端王和李家不法的折子便堆到了御案上, 不管这些事是真是假,圈禁旨意一传出宫, 不少朝臣都认为以端王勾结异族, 意图谋反之罪, 只落得个圈禁实在是太轻了, 有几个胆子颇大的年轻御史更是上奏武德帝应按律赐死端王。
武德帝自然留中不发。
后来事情不知怎么传到了民间,一夜之间便传的沸沸扬扬, 上京城一众学子静坐宫门前, 联名上书武德帝赐死端王,要皇家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也偏偏在这时候, 许久未踏出宫门的端王生母德妃娘娘,居然时隔二十多年回了娘家省亲。
一时之间民间朝堂非议不断,直至李相府一封启骸骨的折子递上去,朝臣们才恍然大悟。
没过多久,宫里便传了旨意出来,将端王由圈禁改为流放,也算给了宫门口静坐的士子们一个交代,随后羽林卫便将这群人轰走了。
折子递上去后,李伯同便遣散了家中所有仆人,只余一老管家侍候左右。
次日清早,羽林卫带着武德帝应允的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