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几个知道些内幕的大臣琢磨了一会儿,然后脸上就露出讳莫如深的神情来。

姜静行目不斜视地走过几人, 从背影看是一如既往的玉冠华然, 其实心里已经在思索晚上回府让人去往哪方面查了。

霍辛不知姜静行已经在夺嫡里掺了几脚,撇了御史两眼, 见都是文官,便不是很感兴趣。

说到底,他和姜静行都是掌着兵权的武将,又是朝中地位稳固的老人了,就算皇子们胆子捅破了天,也不敢频繁地接触他们这些人。

麻烦倒还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龙椅上那位怎么想。

出了宫门,二人一边聊着最近朝堂上的动向,一边向内城的五军都督府走去。

路上遇到兵部尚书,三人匆匆打过招呼,同行一段路后,又分道而去。

如果说四月让文臣们忙的脚打后脑勺,那六月就是武将们最避之不及的时候。

今日是六月第一次大朝会,年中已至,各地驻扎的将领也开始陆续入京述职。

大雍九州十三郡,几十卫所,几百有品有级的t将领,为防拥兵自重,每隔三年,这些人便要调职一次。

即便不是所有人赶在一起动,但筛筛减减,也有着一百多人的升降调职,再加上这半年来要审核的军务,所以沐休日一过,兵部便开始忙得脚不沾地,尤其是这几日,更是连带着姜静行和霍辛都跟着忙的分身乏术。

毕竟他们两个人,一个是正一品的左都督,一个是从一品的都督同知,都领着超一品的俸禄,而户部老尚书经手的银钱,那没有一两是白发的!

不过,要说兵部的事和他们有何关系,那便要从五军都督府的由来说起了。

最开始军中事务的确都是由兵部调度,但大雍立国那几年征伐不休,兵部官吏有限,难免有力有不逮之处,军中各种乱象也由此而起。

武德帝考虑到这一点,也为了分薄将领手中的权利,便将大军整为五军,又将统兵和出兵的权利一分为二,统兵之权悉数归于都督府,后更是任命姜静行和魏国公这两个军中最有威望的人分任左右都督。

就这样,经过武德帝的百般谋划,都督府和兵部泾渭分明,却又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最起码在政令上,少不得姜静行这位左都督的点头同意。

都督府和翰林院隔了一条街,但都建在皇宫外城,皆属于下朝后走上一段路就能到的顶好位置。

途径翰林院,霍辛说起最近上京城一件热闹事:“这次陛下召进京的人不少,可让人看了不少稀罕,尤其是那位新封的武安侯,听说一入京就包下了整个泰安楼,哪怕冒着雨,都有不少人去捧场,就连端王都去喝了杯酒。”

“宴请完,这位新上任的武安侯还接连拜访了好几家人,听说出手十分大方。”

说到这里,霍辛啧啧两声,“现在军功不好挣啊,看这散财童子的作风,这得是抄了多少水匪窝儿。”

骤然听到武安侯三个字,姜静行下意识皱起眉,然后她突然意识到一件事。

那就是,霍鉴琦这个男配虽然告吹了,但女主身边最不缺的就是男配了!

最近系统太安静,而剧情里出场的人物太多,要不是有人主动提起,她都没反应过来这武安侯是谁。

可已往的经验也教训她,剧情什么的,听听也就算了,她要是还信系统给的剧情,那她就是天下第一号大傻子!

姜静行自认不是个傻子,所以她选择问问知道的人:“这新任的武安侯是叫机茗吧。”

“没错。”

那姜静行不明白了:“我记得原先的武安侯不是他啊。”

“原来的武安侯上个月在徐州病逝了,现在这个是他义子。”

原来如此,姜静行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