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想的还是简单了。

京都的房价本就不菲,更何况是皇城根下的呢。

手里攒的几十万两银子都买不了一个宅子。

好在知道皇帝这几年就要迁都了,这南京的房价怕是过不了几年就要下降了,胡善祥才没有大手笔的将手头的积攒挥霍一空,留着买北京的方子不是更有升值空间?

别问她一个住紫禁城的人为什么要绞尽脑汁的买房子,问就是想享受包租公的日子。

朱棣不明白胡善祥为什么这样说,但于他而言,这些动物委实鸡肋,要不然也不会将它们从曾经的皇宫大内的御兽园给迁到梅山脚下的围场来,赏赐这些动物给胡善祥也不算损失,于是便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既如此,朕便下旨将这些动物赏赐给你了。”

胡善祥欢喜的谢了恩,然后和朱瞻基一起陪着皇帝在别庄里欣赏了一下午那些良种,期间,胡善祥免不了被询问一番,虽然有些忐忑,但在朱瞻基一脸你放心的帮衬下,胡善祥险险的混过了关。

等到皇帝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带着别庄里技术最好的花匠师傅离去后,两人才彻底如蒙大赦般的松了口气。

终于把人给糊弄走了,他们又可以享受二人世界了。

带着笑意的朱棣一坐上马车就严肃了下来,吩咐赶车的侍卫去灵谷寺后,便陷入了沉思。

胡善祥露出的破绽不小,甚至可以说是极其大的,朱棣有心细问,可却总是被孙子打岔,一时间祖孙之间难免陷入僵持。

但孙子拉着自己避开人时说的话却说道了朱棣的心里。

“无论是肥皂、香皂也好,水泥也罢,不都是为大明着想,对咱们朱家有好处吗?只要对江山社稷没有妨害,何必追根究底呢?”

“我娘的那两个作坊因着方子挣了多少钱我不说您也知道,那是让二叔三叔都眼红的存在,要不是因着是我娘的嫁妆铺子,现在宫里宫外早就传起太子妃与民争利的闲话了。可就算这样,二婶和三婶也没少在我娘跟前说酸话。”

“水泥就更不用说了,它的作用和效果有多么的震撼爷爷您当真不知吗?修桥补路、加固堤坝每一项都是功在千秋的政绩,是让您可以振振有词不负大明基业的底气。”

有再多的追根究底都说不出口了,朱棣狠狠地闭眼,看着手边的良种难免心烦意乱。

想他被骂窃国贼、被骂过穷兵黩武、花钱如流水,可谁又知道他在战场上卧冰爬雪对关外部族穷追不舍,只是想为大明争取五十年的和平,日日宵衣旰食的处理政务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就是为了证明他朱棣没有错,他比朱允炆更有资格做皇帝。

可孙子的一番话让他如醍醐灌顶。

是啊,胡善祥毕竟没有对大明江山造成震荡,反而还一次次的帮着解决难题,稳固社稷。

虽然手边的良种不是蔬菜便是水果,算不得真正能饱腹的食物,但或许呢?或许这只是开胃菜,让大明百姓可以温饱,永无饥寒的良种后面也会被发现,或者说被胡善祥找到。

想到这里,一股莫名的振奋从心间而生,登基之时那种大权在握,天下尽掌于手心的激动感又重新升起。

是啊,只要对他们朱家有好处,对稳固大明江山有好处,胡善祥身上有再多的疑点又何妨?她已经嫁给了瞻基,是他们朱家的媳妇,对朱家统治江山有好处的存在,他朱棣也不是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