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胡善祥就觉得自己心痒难耐,恨不得长翅膀立刻飞过去。

既然不想再遭罪,那水泥的存在就很是必需了,胡善祥决定,等一会儿回房后首要是事就是把水泥的做法给默写出来。

穿越三宝之一的肥皂都出来了,那之二的水泥还远吗?

至于三宝中最能从那些富人手里搜刮钱财的玻璃和其衍生品镜子等以后有了自己的工坊再说吧。

这个时候说出来估计也是给人做嫁衣裳,汉王和赵王可还在一旁虎视眈眈呢,要是玻璃和镜子一出来难保不被他们过来狮子大开口的要分一杯羹,到时候她是拒绝呢?还是拒绝呢?

别忘了她胡善祥现在也还过着月月在太子妃那里领分红的日子呢。

第二天一大早,胡善祥就把水泥的配方交给了朱瞻基。

有了肥皂方子的打底,朱瞻基也有些明白这次胡善祥给她的东西估计不简单,可等他看完了水泥的做法和功能后,还是不可避免的感到震惊和难以置信。

“用石灰石、黏土和铁矿渣就能做出比青石都好用的可以修桥补路,修缮岸堤,加固城防的水泥?”

第44章 大婚 “用石灰石、黏土和铁矿……

“用石灰石、黏土和铁矿渣就能做出比

青石都好用的可以修桥补路, 修缮堤坝,加固城防的水泥?”

别说朱瞻基不敢相信,换了任何一个古人过来恐怕都觉得是天方夜谭, 这需要的材料也太简单了。

要知道其实从魏晋南北朝开始, 中国便已经开始使用“有机水泥”。

最开始勤劳的古人们用石灰、黏土和沙子组成了“三合土”, 将这三样东西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 使其互相粘合在一起, 干燥后的三合土坚固异常,既可当粘合剂用, 又能夯实用来直接修筑城墙、陵墓等工程。

但这样的三合土灰浆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便是三合土内的颗粒比较粗糙,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粘合强度。于是工匠们又经过了苦思冥想和多次试验之后, 终于找到了可以使三合土灰浆强度更大、韧性更好还具有优良防水性能的秘密武器糯米。

糯米是糯稻的籽粒, 早在商周时期便已是中国南方的重要粮食之一, 北方称为“江米”。

与普通的稻米不同, 糯米被煮熟后会就会变成特别黏糊糊的一团, 等到再次脱水干燥后又会变得硬邦邦的。同时石灰的防腐作用也能抑制糯米浆腐败,使糯米浆保持耐久。工匠们正是从中得到了灵感, 将糯米引入了建筑业,将煮好的糯米浆掺上水和白矾以后, 泼洒在打好的三合土上,使建造的建筑更是坚如磐石,于是对糯米在建筑上的使用便一发不可收拾起来。

只是到底是民以食为天的古代,粮食本就不够吃,又哪里有多余的去奢侈的造房子用?于是这种有机水泥便没有被广泛使用。

如今胡善祥给的水泥配方简直是送到了朱瞻基的心上。

他记得前几年黄河在阳武(今河南原阳)决堤的时候,工部右侍郎蔺芳就提出许多合理建议和方法。其中有一种加固河堤的方法,便是把木头编成大捆, 往里边填满瓦石以增重,然后打桩固定,再用木头横贯桩柱,牵筑到堤上,如此即可成长久地起到加固堤岸之作用。

只是这个方法有个严重的缺漏,就是凝固性不足,防水性能也差劲,但也不可能为了修个堤坝就动用珍贵的粮食,于是明明知道疏漏在哪里,可他们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火烧眉毛,先顾眼前。

若这个水泥真的有胡善祥说的这么好用,那对于他们大明和百姓而言都是一件泼天的好事。

“等咱们巡查完顺天的新宫殿回到应天后,你可以先去找工部的工匠试验一番,到时候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