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来这么一招, 真是害他不浅。
时间如流水而逝, 很快便到了三年一次的科举放榜日。
皇帝带着太子和文武百官举行抡才大选,朱瞻基难得的不用站班, 就想着今夜宫外一定热闹的很,便想着约着胡善祥一起出宫游玩一番, 好缓和缓和两人之间的氛围。
胡善祥虽然身为女官, 像这种重要的场合她都应该在的, 但这不是她姐姐胡善围看重惯了, 什么都爱大包大揽的, 也是怕胡善祥出了什么纰漏, 因此这种大场合都是胡善围做主,胡善祥却是退居二线的, 也就不像其他人以为的那么忙碌。
能有忙里偷闲的空档,胡善祥当然不会给自己找事做, 朱瞻基一提出要带她出宫去玩,胡善祥忙狠狠的意动了。
朱瞻基来邀请胡善祥出宫看热闹的时候,胡善祥原本想着两人还在冷战中,故意冷一冷对方,但耐不住自己心里的好奇心,她还从没见过古代进士中举呢,不知道和书里写的范进中举有多大差别?
见胡善祥不答应, 朱瞻基只好看着胡善围恳求的拜托她帮着劝劝,胡善围叹了口气,不想掺和他们两人之间,于是丢下句“宴会上的事我都安排妥当了,你们想去就去”后,在胡善祥犹豫,朱瞻基喜悦的目光下款款离去。
胡善祥有些犹豫的眨了眨眼,其实她还想出宫去逛逛大明的夜景呢。虽然前段时间在灵谷寺里也很自由,但有皇帝在的地方,她终究还是不敢太放肆,连着半个多月,连灵谷鸣寺的大门都没有踏出过半步。
朱瞻基也看出来了胡善祥的意动,然后便开始滔滔不绝的说些外面多热闹,有放烟花爆竹,舞龙舞狮,杂耍戏剧等等等等勾引人的场景,让胡善祥终究忍不住一口答应了下来。
两人出宫的时候,天色已经微暗,长街两边的摊贩、客栈、商铺、酒楼等都被万家灯火粉饰的如同天上的星河般灿烂,一路上更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虽不是佳节,却也是一片灯火阑珊的盛世景象。
时不时的传来某某地区某某老爷高中的捷达,接着便想起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
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的,两人没有目的的跟着人群走,等朱瞻基顺着热闹的人流将胡善祥带到秦淮河边的时候,河道两边已经挂起了灯笼,舞狮队还在热热闹闹的表演,但放榜的名额还是没有报完。
“你带我来这儿做什么?”
胡善祥还以为朱瞻基是顺着热闹才走到秦淮河边,四下里一瞧,确实比其他地方更热闹几分,不由问了出来。
唐代诗人黄滔曾做《放榜日》一诗:吾唐取士最堪夸,仙榜标名出曙霞。白马嘶风三十辔,朱门秉烛一千家。①但要胡善祥说起来,其实大明的放榜日也挺热闹的,不下于大唐取仕。
当然主要原因是她也没见过大唐取士不是?
“这一科的状元就出自江浙地区,听我爹说还是个不逊三杨的大才,这不是趁着今天热闹,带你来瞧瞧我爹口中的文曲星么。”
朱瞻基看周围人太多,怕胡善祥被裹挟着走丢,拉着胡善祥的手往江浙会馆里面进。
好在今天是个好日子,来江浙会馆贺喜的人多,见两人进来门口守着的人也没人说什么。
没过一会儿的工夫,就有一个身穿蓝袍的官员带着人款款走来,怕人认出自己来,朱瞻基慌忙带着胡善祥躲在人群后低着头。
胡善祥只顾着扭头瞧热闹,对前来报喜讯的官员置若罔闻。不管中状元的是谁,她胡善祥又不认识,凑个热闹罢了,何必管那么多,于是一副不在乎的样子。
谁知,蓝袍官员话里报出来的人却让胡善祥啪啪的被打脸了。
她错了,她真的错了,她不该那么早就下结论的。
其实她胡善祥还是认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