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事就必须去做,然而对方提的要求让他不知道该怎么解决才好,于是接下来的时间,朱瞻基一直有些魂不守舍。
胡善祥注意到了,趁着间隙靠近朱瞻基,问道:“许道中和你说了什么?怎么突然变得愁眉苦脸起来了?”
许道中来之前朱瞻基还好好的,结果两人只是说了会儿话,朱瞻基就像霜打了的茄子似的,蔫巴巴的,胡善祥最看不得他这幅样子了。
一个臭皮匠能顶三个诸葛亮呢?朱瞻基觉得自己一个人在这里苦思冥想想不出个头绪来,不如和胡善祥说上一个,胡善祥常有不同于人的惊人之举,或许能想到破局的法子呢?
“我倒是想对那些刺客严刑逼供,逼问出建文帝的下落,但那些刺客骨头都硬的很,硬的不行只能来软的,他们都是曾经建文朝的官员子弟,为的是想让皇上赦免他们的罪行,我一时也想不到办法怎么说服皇爷爷赦免那些人……”
胡善祥想了想,问道:“太子爷有没有想过给他们说话呢?”
历史上的永乐皇帝有没有赦免反对他的建文朝官员和家眷?这个问题胡善祥不知道,但是如果是明仁宗朱高炽呢?
仁,意味着仁慈、宽厚、通情达理、行惠施利。
历史上胡善祥记得的皇帝中用仁字做谥号的名声最响亮的也就明仁宗朱高炽和宋仁宗赵祯了。
宋仁宗就不用说了,这种据说因为怕宫人被责难而忍着口渴回宫喝茶的皇帝,怎么说也不会是个暴虐的人吧。而且以她这几年在宫里的成长经历来看,未来的明仁宗,现在的太子爷确实是一个仁慈而又宽厚的讲仁义道德的好人,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文官和建文旧臣支持他而非战队威望更胜的汉王。
说不定明仁宗的其中一项功绩就是因为赦免了这些被永乐帝发配流放的官员家眷,所以才被文臣认可,驾崩后被礼部上了仁这个谥号,可惜胡善祥没有自己读过史书,对这些事情也不是十分清楚,可有这一点点的希望就已经足够了。
在朱瞻基疑惑的目光下,胡善祥笑着低声说道:“太子爷可是出了名的仁义无双,朝堂上不少从前的建文旧臣都是他的拥趸。只是当年的事你也知道,毕竟有汉王和赵王在,还有那些跟着皇帝靖难的将军等人,太子爷也不好正大光明的在朝堂上为那些人说话。”
说道这里,胡善祥突然反应了过来。
是啊,还有那些跟着皇帝起兵靖难的功臣呢。
先不提朱瞻基能不能说服皇帝赦免那些建文朝的官员家眷,只单单当年跟着当今皇帝一起起兵靖难的功臣就不会这么轻而易举的放过那些人。
打蛇不死反成仇的道理谁都懂。
如果赦免了那些官员家眷,那不就是证明皇帝当年起兵靖难是错误的?跟着一起起兵的靖难功臣反而变成了谋逆之人,让这些人怎么想?他们又会不会害怕赦免了后,那些人回来报复他们?
这些猜测肯定的,不说他们,连胡善祥只要一想起自己得罪过的人突然有一天回来了,或许还会报复她,隐藏在暗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来咬自己一口,甚至一箭要了自己的命,就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如果事情真的往这个方向发展,那么就这些人的事怕是不会这么容易了。
一瞬间,胡善祥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突然的,胡善祥想起了曾经听闻并且自己那一阵还为此而很是小心翼翼了一段时间的消息前大理寺丞王高、刘端因释放了方孝孺的儿子而被皇帝下令斩杀。①
想起那一段时间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胡善祥又不确定了起来,他们真的能成功的让朱棣赦免那正在受苦的官员家眷吗?
据说铁铉死后,永乐帝为了报复他,将他的双亲流放海南,大儿子被充军,小儿子被贬为官奴,妻子和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