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善祥突然想起来他们,又忍不住心里的好奇心,悄悄把自己的位置往朱瞻基的方向挪动。
往孙妙涵的方向看了一眼,见孙妙涵正在和手里的鱼竿做斗争,大概是因为不常钓鱼的缘故,不熟悉鱼竿,正在一个人手忙脚乱,胡善祥轻轻地问道:“陈英他们怎么样了?”
胡善祥也明白,查清一件案子不是两三天就能解决的事情,哪怕证据确凿,认证物证都在呢。陈英所诉说的也只是一面之词,皇帝肯定会派人前往安南探查,但这不是安南使者就在京城么,派往安南查探的人只是需要一个切实的证据给所有人看。
而负责这件事的毋庸置疑是永乐帝的耳目锦衣卫。
朱瞻基给了胡善祥肯定的答复。
“皇爷爷派了锦衣卫详查安南事件,务必要查清一个真相。那群安南使者当日就被锦衣卫请去了,一进诏狱,就吓得屁滚尿流的,连刑都没用,就一个个的举械投降,把真相交代了。”
“怎么说?”胡善祥好奇的看着朱瞻基。
朱瞻基摇了摇头,而后又嘲讽的笑了笑道:“能说什么?陈英说的都是事实,他们再怎么遮掩也不过是掩耳盗铃,而何况哪有什么冤枉可言。”
“皇爷爷这次很是生气,估计等锦衣卫派去安南探查的人带着确凿的证据回来,就会下令出兵征讨逆贼。”
朱瞻基对永乐帝的脾气可是了解的很,安南国胡一元的行为几乎可以说是踩在了永乐帝的逆鳞上。永乐帝自己就是“清君侧”到直接把君也给清了才登上皇位,骂他的文人不计其数,其中大半都被他给杀了,剩下的另一半也被他流放到了奴儿干都司,看起来好像此次以后天下太平了一般。
但史书不会忘记他是如何登基的,所以永乐帝拼命的给自己增加功绩,文治上修《永乐大典》,武功上数次带大明军队北伐,将关外部族割了一茬又一茬,势必要让自己的文治武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如今,安南胡一元这一遭权臣弑君几乎可以说是一巴掌打在了永乐帝的脸上,扯开了永乐帝自以为是的遮羞布。
不把胡一元打的他爹都不认识他,真以为永乐帝朱棣是吃素的呢。
胡善祥听得双眼亮晶晶的,但不妨碍她给朱瞻基一个白眼。
“我想听的不是这个,汉王呢,皇上有没有说怎么发落汉王?”
现在正值选秀的关键时刻,汉王可是说了要做她胡善祥的举荐人,这要是万一因为安南的事打水漂了,别说胡善祥了,安排了这么一出戏的朱瞻基也得哭死。
朱瞻基果然脸色大变,他僵硬的转头看着胡善祥,心里有了些不好的预感,说道:“等锦衣卫派去安南探查的人回来,皇爷爷势必会派遣大军征讨安南,毕竟和北伐相比,安南只是个弹丸小地,北伐的军费不够,但去安南捏这个软柿子还是可以的。”
“而一旦确认了汉王和安南有勾结,不,根本不用等锦衣卫带消息回来,只怕……”
两人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的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出了凝重之色。
汉王此时居然还成了瓷瓶,不能碰不能打了?
汉王此时只是被永乐帝禁足,一旦证据确凿,永乐帝必定会下令惩罚。而这个惩罚是什么呢?朱瞻基和胡善祥心里同时浮出一个想法,皇上恐怕会让汉王滚回藩地。
胡善祥安慰道:“我们先别这么杞人忧天,皇上不是还要北伐吗,汉王可以一员猛将,这种时候,皇上肯定不会自断一臂,顶了天了也就是把汉王骂一顿,然后接着关禁闭……”
朱瞻基心知肚明,别看汉王此举多么的义愤填膺,其实在他皇爷爷看来,也不是多大点的事,只要不是当着他的面谋朝篡位,平日里夺嫡叫嚣的再厉害,只要永乐帝还用得上汉王,那汉王就一定会逢凶化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