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对朱高煦的杀意视而不见,反问道:“王爷说自己是被先帝和陛下诱惑谋反,不知有何证据?”

你个蠢货!拿的出证据来吗?!即使拿得出来, 其他人又岂会承认?!

再说了,若非汉王你早有谋逆之心,仅凭身边人的三言两语又岂会劝动?分明是自己的意志力和自制力不足,才被引诱者做下错事,现在非但不知悔改,反而还想旧事重来,当真是辜负圣恩。

反正,无论朱高煦怎么说,于谦就是一个态度:皇位这事我管不着,谁是皇帝我听谁的,你要有怨言就跟你爹说去,这我管不着!

朱高煦气的半死,他身边的人早就在自己被圈禁的时候跑的跑,死的死,还听他命令的寥寥无几,他就是有证据也拿不出来啊!

而且,明明他为了大明建功立业,靖难之役数次救老爷子于水火之中,老爷子当时明明都说过了要让他当太子的,可是到最后,却随随便便就把他给打发了,这是朱高煦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他怒吼道:“是太宗皇帝当初答应过本王的,本王只是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又有什么错?有错的是他们,是他们骗了我。”

朱高煦的声音从嘶吼到无力,这个他们指的又是谁呢?是父皇?还是老大?亦或是朱瞻基?

或许,朱高煦潜意识里也知道自己谋反不可能成功,但是因为朱棣答应过要传位给他,最后却反悔,让朱高煦觉得深深地不甘心。

其实,朱高煦所说之事并非空穴来风,于谦也早就有所耳闻。

朝堂上很多人都知道汉王说的事千真万确,可那又如何呢?

当今陛下的皇位是先帝手把手托付的,而先帝的皇位更是太宗皇帝亲传。更甚至,在太宗皇帝数次北征之时,承担监国重担的也是先帝仁宗陛下,而非汉王。

所以,有些时候,对于某些事,他们这些身为臣子的势必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说瞎话了。

“王爷,您口口声声说太宗皇帝要改立您为太子,那为何从不见太宗陛下下废黜太子的诏书呢?”

“据臣所知,太宗皇帝在世之时确实说过: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这句话。只是,太宗皇帝的本意是让王爷尽心辅佐先帝和陛下,为我大明尽职尽责,而非王爷

椿日

所会意,王爷由此所想,怕是会错意了。”

此刻就不得不提我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

要是胡善祥在这儿,恐怕也得惊叹于谦玩文字游戏也是一把好手。

原来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这句话,还可以这样翻译啊。

也对,朱棣当初说的是世子多疾,又不是太子多疾,所以,他说的应该是燕王世子朱高炽,那关我太子朱高炽什么事?你朱高煦要是不甘心,就去找燕王世子朱高炽去吧。

永乐帝好一个甩手掌柜啊!

你说你勉励二儿子就勉励么,你来个世子多疾干什么?把所有人都给搞懵了,以为你说的就是世子是个多病缠身,活不长的,所以你更看好你勇猛的二儿子,让他努力加油干啊!

你都说的这么明显了,朱高煦能不疯魔吗!

“你-说-本-王-会-错-意-了?”呵呵,听听,这是人能说出来的话吗?朱高煦都要被于谦的这番颠倒黑白给气笑了。

如果不是理智尚存,朱高煦都想直接拔刀把于谦给砍了。

于谦知道汉王的火气直往上冒,继续添柴拱火道:“王爷您也知道,皇上刚刚登基,若是连您这个亲叔叔都不服他,更何况其他的那些个朱家的藩王。”

“当年太宗皇帝靖难之时,可是有不少藩王都做壁上观,事后,被太宗皇帝逮着机会削的狠了,都等着想看皇上的笑话,看您这个做叔叔的是如何效仿太宗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