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有些心虚,但随机反应过来,自己根本没有必要心虚啊,男孩儿和女孩儿本就不一样的,他就是更喜欢女儿怎么样。
于是,朱祁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郑重道:“就是这样了,你母后已经迁宫了,你就不必动了,安心在东宫住下吧,你从出生起就生活在东宫,搬家会不习惯的。”
说完,不等朱祁钰反驳,继续道:“就这么说定了。”这一锤定音的速度,胡善祥都得赞一声。
然而,朱瞻基好像是忘了,也好像是故意不提起,但胡善祥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主动说道:“陛下还没下旨给吴侧妃册封呢。”
吴心仪到底和胡善祥差不多时间入宫,虽然胡善祥和朱瞻基心知肚明她只是两人明面上恩爱的挡箭牌,但好歹也得给人个位分啊,并且这个位分还不能低了。本身朱瞻基就不会让人有生孩子的机会,现在不封个高位,日后群臣肯定会因为后宫人少,皇子数量不多劝谏朱瞻基选秀,到时候吴氏再想要个高位分就难了。
朱瞻基想了一会,问了胡善祥的意见,给吴心仪定了贤妃的位分,听到消息的吴心仪感激涕零,立刻就带着宫人来给胡善祥谢恩了。
她是真没想到,还以为经过了冬梅陷害的事情后,自己注定不会被册封高位了,没想到皇后娘娘居然既往不咎。
在东宫那么多年,吴心仪也算是看的明明白白了,皇帝的心里只有皇后娘娘一人,与其讨好皇帝还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奉承皇后娘娘,别的不说,安享晚年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至于以后会不会有孩子,嗐,现在谁还想这个啊,你看先帝郭贵妃,不照样生了三个儿子吗?以为皇帝死后不用被殉葬,可结果如何,太后一道口谕,不还是立刻就被殉了?
反观先帝后宫的张敬妃,同样的出身开国功勋府邸,和郭贵妃类似的出身,还没有孩子,现在平平安安的在宫里养老,时不时的太后和皇帝、皇后还有赏赐送去,日子过得不比那谁要好的多?
所以说,做人啊,还真不是靠男人,人家虽然无子无宠,但和皇后、太后的关系处理好,后半辈子的福气是想之不尽用之不竭。
众人搬宫之后,朱皛皛养在自己身边,性子倒还是和往常一样的调皮。而朱祁钰长在朱瞻基的眼皮子底下,开始一日日的变得更稳重起来,胡善祥看得心疼,又不能说什么,毕竟朱祁钰身为太子,日后会从朱瞻基手上继承偌大的大明帝国,现在的很多事情和本领都得朱瞻基手把手的教,自己这个亲娘就只好退居幕后了。
而前朝也并没有太平多少,因为北京突然起了一场地震,文官们立刻又开始了老生常谈,劝谏皇帝将都城迁回南京。
这已经不是太宗迁都北京后满朝文武第一次反抗了,他爹还活着的时候,就不止一次的想过迁都,幸好那时候南京起了数次地动,才拖延
CR
了他爹和满朝文武的行动,因此这一次朱瞻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的。
“都给朕住嘴,皇爷爷为何迁都北京你们不知道吗?!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尔等身为我大明百姓的父母官,不思为国效劳,整日想着南京的安逸生活和富贵,你们就是这么做官的吗!”
朱瞻基不想骂的太难听,但也让百官抬不起头来,看朱瞻基态度坚定,便只好就坡下驴,再不敢提起此事。
前朝后宫平稳后,接下来免不了新帝对功臣和自己人大肆封赏了。
张太后的母家从彭城伯进位彭城侯,胡善祥的亲爹胡荣被封为任城伯,亲娘赵氏也成了任城伯夫人,也算是起到了阶级性的越升。赵氏进宫谢恩的时候和胡善祥聊起此事,胡善祥也说不清心里的感受和滋味。
只能感慨,难怪古代的女人进宫后都想爬的更高呢,给家里带来的回馈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