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做法,一样的结果,反正不管哪一种,朱高煦最后都难逃一死就对了,就是可惜了汉王府满门,被他连累的尽数灭绝。
“实在不行就接着圈禁吧,父皇的丧仪也办完了,兄弟情谊已尽,汉王也没有理由再外出了,也省的他再没事找事,干暗地里行使些阴谋诡计。”胡善祥直截了当道。
朱瞻基满意的点了点头,无数次认为夫妻俩心有灵犀一点通。
只是,没等朱瞻基下令让汉王接着圈禁,汉王就先一步请求见皇帝一面了,当着官员的面,朱瞻基也不好一口回绝,便处理完要紧的政务后,下令宣召汉王。
汉王甫一进殿,就对着朱瞻基来了个悲痛欲绝的嚎啕大哭,朱瞻基看在眼里,只觉得要多做作有多做作。他爹活着的时候,这位好二叔也没说和他爹的关系多么亲密,现在人走了,倒是哭的比当初皇爷爷驾崩还要伤心,这是作呢?还是作呢?
“大哥啊,一个月前你还好端端的,怎么这才多长时间,你说走就走了呢?大侄子还这么小,就得独当一面了,日后被人欺负了可怎么办呀,都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以后,还得弟弟我……”
没等朱高煦说完下面的话,已经听得从面无表情到忍无可忍的朱瞻基直接冷声打断道:“你怎样?嫌我父皇黄泉路上孤单,准备下去陪他?好啊,侄子这就命人将您送下去。来人啊!”
“臣等听凭皇上吩咐。”殿外值守的侍卫听到皇帝的口谕,纷纷进入殿内跪下听令,只等皇帝一声令下,便要将汉王拉下去砍了。
“额,额,没,没必要,大侄子,二叔我也只是,也只是尽一尽兄弟情谊罢了,没有他意,没有他意。”边说,还边讪讪一笑,看向在场的官员,传递出给自己说说话的意图。
而在场有一个算一个的官员都不想搭理汉王,因为汉王刚才的哭泣,看起来实在是虚情假意之极,他们对于汉王的表演连评价都懒得。
朱瞻基还算有风度,没故意和朱高煦计较,挥了挥手,示意侍卫们退下。
倒是杨溥很是不高兴,觉得汉王没有礼数,居然见君不拜,分明是不臣服的表现。身为先帝驾崩前任命的辅佐皇帝的重臣,杨溥当仁不让的出列提醒道:“汉王,大殿之上,当先行君臣之礼,而后才能再论家礼,您应该先给皇上下跪见礼才是。”
杨溥的态度很明确,该做什么做什么,大庭广众之下,你一个乱臣,别想给我糊弄过去。
朱瞻基挑了挑眉,好整以暇的看着这局面,和周围看好戏的大臣一般模样作壁上观。
虽然明知道汉王不会乖乖听话的行礼,但其实他也想看看,这位二叔面对如此为难的局面,会做出什么反应来。
果然,如他所料那般,汉王就像听不懂杨溥的意思一般,眼睛一瞪,狂妄的就像做皇帝的人还是他亲爹一样,嚣张道:“哟,这不是杨大人么,这天下是我老朱家的,有你们什么事?我大侄子都还没发话呢,杨大人你倒是好大的官威,怎么?这是准备教训本王了?也不看看你算什么东西?!”
他爹永乐帝活着的时候,他朱高煦就没给我这帮心向朱高炽的大臣好脸色看,这满朝的文臣,有几个没被他打过小报告关进诏狱过的?能活到朱瞻基登基,算他们运气好!
被汉王陷害关入诏狱十年的杨溥:老子是不是还得谢谢你当初诬陷后没落井下石?
第139章 白日梦没醒吗 “行了,都消停……
“行了, 都消停会儿。”朱瞻基摸了摸脑袋,莫名觉得脑壳儿疼。
看了眼好似平静无波的杨溥和嚣张跋扈的朱高煦,摆了摆手道:“汉王没忘记自己已经被父皇下令圈禁了吧?!以你逼宫的罪行处死都不为过, 看在父皇和皇爷爷的面子上朕不动你, 但你日后就待在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