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泄露的就是皇帝身边的亲信了,可只有亲信还不行,他到时候不能离开皇帝的身边,所以那时必须有一个身份够而且向着他们东宫的内阁大臣回京城给他爹报信。

那这个人是谁合适呢?

朱瞻基想到了跟着他们一起出征的内阁大臣,大学士杨荣和金幼孜,三杨中的另外两个人,杨士奇留在京城辅佐他爹监国处理政务,而杨浦早就在几年前就被关进锦衣卫的诏狱读书呢,所以能帮他的人只有杨荣和金幼孜了。

打定了注意,朱瞻基就把自己全副的身心都投入在了赶路上,此时的他当真是恨急了连续三年了一直骚扰大明百姓的阿鲁台部,恨不得早日找到他们的踪迹,大开杀戒,一洗自己的郁气。

而留在京城里的胡善祥也没闲着,皇帝驾崩的具体日子她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事,必须要赶在汉王得到消息之前让太子朱高炽登基,所以无论是皇帝身边,还是京城里的讯息,都必须瞒住了,不能让汉王府的人带着一点消息离开。

好在朱瞻基走之前把他手上的人脉告诉了自己,胡善祥

椿日

当即吩咐他们监视汉王府和赵王府的一切动静,务必不能放一个人离开京城。

她倒是有心全城戒严,但胡善祥手上没权,若是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和举措,不说太子不答应,太子妃也不可能同意,恐怕还会以为她疯了,而留在京城辅佐太子的杨士奇恐怕更会以为她想要牝鸡司晨了。

哎,想把万事俱备,好让朱瞻基没有后顾之忧,怎么行动起来这么难啊,果然还是她的话语权不够,否则,直接下令全城戒严,看谁能说一个不字。

胡善祥在京城里等消息,以便自己能随时随机应变,而半个月后,大明的军队已经到达了隰宁。

正如朱棣曾经预料过的那样,阿鲁台的大军听到他带着五十万大明军队御驾亲征的消息,早已在去年逃之夭夭,听派出去的斥候说,他们逃到了达兰纳穆尔河,朱棣当即就下令全军加速追击。

然而,或许是上天注定不想让朱棣完成心愿,进入五月开始,草原就频频下起了大雨,这下,所有人的心情更沉重了。

神机营的火铳和大炮最怕的就是受潮,而这种天气,他们大明的火炮根本无法拉到战场之上,也就等于是说他们大明对付这些关外的异族最厉害的武器不能用了。

而让众人没有预料到的是,大明军队的灾难居然还没有结束,在连续几天的大雨后,军队中的很多士卒受了湿寒,无奈之下,朱棣只得下令暂停赶路,抚恤士兵。

朱瞻基带着人去军营中的药材库查看了一番,他想着军中备下的成药可能会不够,便想让军中的大夫把缺少的药材列一份清单出来,好尽快派人送回京城。

谁知,等他到了药材库后,才发现哪怕用了两天的治疗湿寒的药材了,医者告诉他,暂时没有缺少的药材,军中的药材还可以用不少时间。朱瞻基也是这个时候才突然想起,临别前,胡善祥好像有叮嘱他,备齐了一些药材之类的。

朱瞻基瞬间松了口气。

将士们有了足够的药材,一个个的,身体的恢复的很是迅速,没过几天,在皇帝的指挥下,他们终于追上了一直和老鼠一样,非常会躲藏的阿鲁台部的残余部队,一个个就跟疯了似的,追上去,三下两下杀了个尽心。

许是上天对大明或者皇帝的磨难终于过去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他们的军队终于和瓦剌、阿鲁台部正面碰到,开始了正式的交锋。

火铳和大炮还不能用,那他们就真刀真枪的上,看了一眼在观察地图的皇帝,朱瞻基突然请命要去做前锋。

原本,他是想要牢牢守在皇爷爷身边的,但朱瞻基不想让皇爷爷在最后的日子里留有遗憾,无论是马哈木、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