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实的做大明的属国, 否则无论他们的国家距离大明多么遥远, 都会派出大明最骁勇善战的军队扫平他们的国家。

“没错!打怕他们, 把他们和小日子都打趴下去。”

胡善祥赞同的点头, 双眼亮晶晶的看着意气风发的朱瞻基,只觉得这个时候的少年郎明媚的让她难以自持, 不怪自己当初会为他心动。

“等着吧,把银矿都挖回来, 小日子国也就没用了。”

胡善祥听朱瞻基这么说, 更是开心坏了, 脸上笑得明媚的跟朵花似得。

针对小日子国的筹谋随着吕渊等人护送特使归国而隐于幕下, 皇帝和太子等人稳坐钓鱼台, 就等着大批大批的银矿从日本岛运回大明, 而在这之前的几个月,孙妙涵和其他御医、医者的辛苦没有白费, 刚到夏日没多长时间,辽东便接连传出天花疫病接连被消灭的好消息。

胡善祥被钦天监算出命格祥瑞之说也越发在民间广为流传, 朱棣更是大为开怀,接到消息的时候,在朝堂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就哈哈大笑个不停,让朱瞻基就担心的很,生怕他爷爷笑的背过了气去。

眼看着朱瞻基这个太孙一日比一日的要受老爷子的宠,太子的地位更是日复一日的稳固,着急上头的朱高煦不免头脑混账的开始昏招迭出。

永乐十六年六月, 趁着夏日的太阳还不是特别的毒辣,朱棣带着朱瞻基这个太孙跑去了即将完工的北京紫禁城巡视,当然也有顺路考察水泥路的铺设情况,从朱瞻基传回来的信中来看,胡善祥觉得皇帝应该对平稳的水泥路很是满意的。

皇帝不在京城,国家大事由太子监管,这在大明永乐年间已经成了某种默契,这没什么可说的,但让朱瞻基和胡善祥不爽的是,朱棣巡视北京,不但带上了朱瞻基,还把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也给带上了,这算是什么操作。

俗话说的好,孩子静悄悄,一定在作妖,汉王朱高煦虽然年龄要比胡善祥大的多,但胡善祥觉得,被朱棣养成那副数一不二脾气的汉王,比孩子还爱作妖,有他在皇帝身边陪着,谁知道会不会私下里又悄咪咪的给他们太子府进谗言,毕竟这已久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再三再四了。

好歹朱瞻基这个太孙也与圣架同行,时刻提防着汉王的不还好意,否则还真是令人难以放心。

但是胡善祥和朱瞻基没有想到,哪怕他们对汉王的防备再严密,还是让人找到了机会在皇帝那里进了谗言。

胡善祥压根猜不到皇帝有没有信,说信任皇太子朱高炽吧?可他又派遣了礼部侍郎胡濙在南京城悄悄茶坊皇太子的德行,说朱棣不信吧?可这件事又没了下文,汉王也没被他斥责,给皇太子进谗言一事就这么雷声大雨点小的烟消云散了。

只能说,胡善祥真是见识了永乐帝制衡之术玩的有多溜。

随着海南的天花疫病彻底被消灭,锦衣卫带回了天花的起因,让人惊讶的是一切的源头居然是关外的瓦剌部,因为瓦剌部有族人感染

了天花,绰罗斯·马哈木下令将他们处死,但是绰罗斯·马哈木的侍卫不忍心残杀自己的族人,便偷偷地将人放走,让他们自生自灭,而这些人无处可去,便不知不觉的沿途去了辽东。

而天花之所以大规模的爆发却和那些靖难功臣脱不了干系,那些官员原本的目的是打算制造一场小疫病让那些建文朝的犯官和其家眷无声无息的消失,省的他们缓过来后回去京城报复他们,但这种手段也太粗暴了,有心人多想想也能猜到。

文臣和武将自古就互相看不顺眼,皇帝压下了锦衣卫呈上的调查,再是震怒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斥责了他们一番行事恶毒,顺带降了爵位。

不少的人觉得这样的惩罚已久很严重了,但胡善祥和朝堂上心生兔死狐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