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放心了,如今尽快将这些人打发走为上。
胡善祥手里的积蓄渐渐丰厚起来,无论是每月雷打不动的分红,还是动物园的盈利都让她的小金库鼓了起来。手上有钱了,胡善祥就越发的大方起来,年关将近,不但给自己身边亲近的宫女和女官准备了丰厚的红包,还拿出了两万两的银子派人去采买木炭和药材一起给孙若微送过去。
对胡善祥的好意,这一次孙妙涵没有拒绝,若是直接给银子的话,胡善祥可以肯定孙妙涵不会收,但是送东西她十有八九的会留下,毕竟胡善祥住在宫里,一应用度皆有宫中准备,根本不用自己花银子从宫外买东西回去,否则传出去不好听就罢了,只怕还会引起某些肖小的胡搅蛮缠。
说起来今年的冬日当真是格外的寒冷,木炭的需求量也比往年大了许多,按照往年的储备量市面上应该是没有多余的炭,但这不是今年炭准备的格外的多吗?
说来这事和朱棣脱不了干系,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歪打正着了。
自永乐十二年,瓦剌马哈木企图南犯入侵大明,被朱棣御驾亲征至饮马河打败后,便一直死性不改,想要再次一扫旧恨。而朱棣也想着彻底扫荡整个漠北,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太平盛世,因此年年喊着要亲征,天天说着要打仗。
但太子会眼睁睁的看着,让皇帝放飞自我吗?
肯定不行啊。
驱逐鞑虏没人会拒绝,但是皇帝亲征不行,先不提汉王和赵王作为皇帝跟前的猛将,介时势必会被委以重任,重新掌握兵权,单单是国库年年财政收入赤字,就供应不起皇帝想要北伐的心。
皇帝看着太子妃手里香皂铺子很是眼馋,如果不是水泥厂的建设带给大明不逊于此的收入,只怕早就后悔想要学汉王妃不要脸的开口入股,或者直接收归国有了,胡善祥怀疑如果不是朱瞻基强势的拒绝态度,只怕朱棣是真的能干出这种事的,毕竟这种事他太熟悉了。
当年跟宁王说希望送他离开封地,结果一出了城,朱棣就派人把宁王和其家人给掳回了北平,抢了宁王手里的军队,才有了和建文抗衡的力量。